“煉油每天虧1億”獻疑
2012-03-28   作者:楊鳳霞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前日&&,年初國內兩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大幅減緩了煉油業務虧損,但去年全年中石化煉油業務虧損卻達376億元。
  目前國內的成品油價高不高,“可以説説髒話嗎”已經可以説明問題。那麼,怎麼可能還是“目前煉油業務仍虧損,目前油價調整幅度與國際油價漲幅並不同步”呢?對此,筆者在這裡先曬一下煉油暴賺的賬單。
  年報顯示,2008年中石化收到財政補貼405億元,煉油仍虧損615億元。而一進入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就突破了100美元/桶,年度平均價格高達96美元/桶。而2008年國內成品油的平均價格應該是每噸6000元以下。而這次每噸油價上漲了600元後,國內成品油價已經破萬元。
  儘管目前國際原油價格比2008年時候的平均價已經高了10%多,但2007年年末是7.3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而目前是6.3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所以,如果按人民幣計價的話,目前咱們進口的原油價格和2008年的時候差不多,所不同的是2008年以後的成品油價中,包含了每噸1000元左右的燃油稅。而這也就是説,如果還像2008年那樣給石油巨頭髮財政補貼的話,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應該在每噸7000元多點,比目前每噸能便宜2000元。換句話説,中石化的煉油業務應該是保本的。
  儘管筆者以上的算法稱不上精確,不過年報顯示,煉油事業部業務包括從第三方、勘探和開採事業部購入原油,並將原油加工成石油産品,汽油、柴油、煤油內部銷售給營銷及分銷事業部,精煉石油産品由煉油事業部外銷給國內外客戶。這也就是説,他們完全可以以更高的價格購入自己開採的原油,之後再以更低的價格把煉油的産品賣給自己的營銷及分銷事業部和化工事業部(做化工原料),捎帶由於煉油和化工裝置往往是孿生姐妹,他們更可以把化工裝置的運營成本加到煉油業務中去。所以,如果不公布明細賬本,中石化“想讓煉油怎麼虧損就怎麼虧損”理論上是做得到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歐洲煉油業面臨諸多壓力 2011-12-30
兩巨頭被指自抬中間成本製造煉油業務賬面虧損 2011-11-18
中石油大連石化起火 煉油裝置火勢仍未被控制 2011-07-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