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國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節奏一反“早投放、早受益”的經營慣性,出現了放緩跡象。特別2月信貸並未如期那樣在春節後迅速增長,低於1月的信貸增量,而票據融資出現了久違的增長。 可以説,流動性約束是限制金融機構信貸供給能力的主要因素。 按照當前信貸數據統計規則,反映的是貸款餘額的增量。若存量貸款大量到期,即使新發放貸款較多,也難以實現信貸餘額快速增長。2009年和2010年兩年合計新增人民幣貸款17.54萬億元,佔存量貸款餘額近三分之一。按中長期貸款大多一至三年的期限,預計今年存量貸款將大量集中到期,從而壓縮了信貸增長的空間。不僅如此,相對於當年GDP,我國人民幣貸款餘額明顯偏多,導致信貸資金配置效率下降。去年末全國各項貸款餘額與當年GDP的比例為1.16,明顯高出2008年末0.97的水平。可見,從信貸資金配置效率看,信貸投放存在向常態回歸的客觀需求。 信貸資金缺少有效出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傳統上,房地産、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電力、鐵路、公路等,是吸納信貸資金的重要領域。特別是房地産領域的新增貸款,接近全年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的四分之一。但在調控政策作用下,去年全國房地産貸款增量佔全部各項貸款增量的比例由上年的26.9%降至17.5%。此外,清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調整鐵道部融資以及商業銀行信貸結構,經濟結構調整引發信貸資金暫時閒置等,都減少了信貸資金的有效出口。 最近半年,關於民間融資風險事件增多,反映出來的金融風險確實讓人憂慮。通常,金融機構信貸經營存在明顯順周期特徵,在經濟下滑環境下,金融機構傾向於提高審貸標準,降低信貸投放意願。從銀監會公布的銀行資産質量數據看,不良貸款金額和不良貸款率均出現了微升。截至去年末,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較第三季度末上升201億元,不良貸款率較第三季度末上升0.1個百分點,實屬近年罕見。 實體經濟的有效信貸需求也存在不足。今年前2個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1.5%,較上年全年回落2.3個百分點,進而帶動中長期貸款增長放緩。全國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人民幣短期貸款增加6640億元,超出中長期貸款2506億元。雖然中國製造業經理人指數PMI在2月出現微升,但製造業總體上還沒有完全擺脫不景氣的狀態。而滙豐銀行3月22日公布的中國PMI(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預覽指數),由2月的49.6下降至48.1。 不過,還應該看到,信貸穩定增長的有利因素也在逐漸積聚。比如,回補原材料存貨正帶動流動資金需求上升。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主要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8%,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連續10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繼續減少,且降幅有所加大。隨着主要原材料存貨的觸底反彈,製造業企業回補原材料庫存的需求將會增加,並帶動流動資金周轉需求上升。預計票據融資和短期貸款仍將維持一定規模增長。又比如,隨着春暖花開,固定資産項目將陸續開工建設,這也將增加中長期信貸資金需求。特別是保障性住房建設融資的推進,國家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的實施,將帶動中長期貸款增速觸底回升。還有,從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中游製造業的運行看,生産量環比大幅提升,顯示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通常,中游製造業是製造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具有一定的經濟先行指標器作用。據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調查,全國通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醫藥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行業的生産量2月環比大幅提升。 綜合上述分析,特別是考慮到信貸穩定增長有利因素增多,加上存量貸款到期因素影響減弱,預計全年信貸增速將觸底回升,信貸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