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頂頂頂頂的 |
|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 |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
消費領域誠信建設要健全規則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認為,不誠信的現象在消費領域正成為一種趨勢,而消費領域誠信建設要重在健全規則,貴在長期堅持。
董祝禮説,不誠信的現象在消費領域成為一種趨勢,山寨和假冒甚至成為某種潮流。具體而言,消費領域的不誠信具體有三個方面的表現,一是質量問題比較多,中小企業投訴每年一半以上都是直指質量問題;二是價格注水,現在的價格往往給人價格欺詐的感覺,所以,很多消費者都習慣了“討價還價”;三是商業宣傳不可信,信用度比較低。
“新的消費方式的出現,消費結構的不斷的調整和升級優化都使得不誠信的原因變得愈加複雜,因此,解決不誠信的問題,也不那麼簡單。”董祝禮指出。他説,“不誠信”的動原因,無非在於市場經濟的趨利性,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關鍵問題出在這個“道”上,道是一種規範。
他介紹説,消費者協會在建立誠信體系方面,具體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進行消費教育引導,二是開展商業和服務社會調查監督,三是建立和完善投訴救助體系。“今年的315我們剛剛推出了消費者網上投訴和解平台,這個平台正在試運行,我們也動員比較大的企業都加入到這個平台來。我們希望這個平台既是和解的平台,也是企業自律和自我監督的改進平台,既能解決問題又能化解社會矛盾。”他説。
董祝禮指出,消費領域誠信建設關鍵是八個字,即“健全規則,長期堅持”。這就是説,消費領域的很多問題是由於規則不健全,或者執行不夠好造成的,所以就要重在健全規則,貴在長期堅持。他&&,堅持這八個字也要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具體而言,就是不能急躁,不能急於求成。“問題的産生有它的根源,誠信的缺失也不是一天兩天,搞一個運動或者搞專項治理,追求只在一段時間內就解決問題,太急躁,而且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董祝禮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