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真堂爭議提高投資風險
2012-03-19   作者:張躍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圍繞歸真堂IPO所引發的爭論,將中醫藥行業長期使用的“活熊取膽”生産方法暴露於聚光燈下。這種生産方法持續受到眾多國內外動物保護組織和各方人士的詬病,但是礙於熊膽在某些中成藥中的關鍵作用,政府主管部門始終沒能下決心禁止對熊膽的使用或者取締該生産方法。公眾對於歸真堂IPO的關注,有可能促使主管部門調整已有的熊膽製品生産和交易規定,迫使生産企業放棄現有生産技術並逐步轉型,這無疑會增加歸真堂投資者所要承擔的風險,進而壓低其新股發行價格。

  熊膽製品的生産與貿易在我國仍合法

  熊膽製品的生産和銷售由於涉及動物保護議題,例來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嚴格管理。國家林業部(局)先後在1997年和2004年發布關於熊膽製品生産的技術管理和資源保護的規範性文件,反映出主管部門試圖平衡中醫藥發展和動物保護兩大主題的關係。不過主管部門的文件並沒有限制熊膽製品的産量,更沒有禁止新資本進入這一行業。從法律層面看,熊膽製品生産和貿易在我國仍然是合法的。合法的商業機會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吸引投資者,歸真堂的創立再次證明任何風險都能被足夠高的利潤所覆蓋。
  實際上,歸真堂在本行業並不是最有代表性的企業,也不是規模最大的企業,它受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近一個時期以來公眾對於新股發行體制弊端的關注。因此與其將歸真堂事件視為社會道德與商業利益的較量,不如將其看作是公眾對新股發行關注的延伸。依據現行的證券公開發行和承銷管理辦法,證券監管部門不能僅依據歸真堂主營業務的性質而拒絕其發行股票和上市的要求,這已經超出了前者的監管範圍。因此對於股市投資者而言,歸真堂IPO能否成型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即使它不能成型,投資者仍有可能通過私募發行渠道投資於這家企業。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在此次事件以後投資者所面臨的風險變化。

  政策風險的增加推高投資風險

  根據公開資料,歸真堂的主業比較單一,熊膽粉生産和銷售是它的主要利潤來源。其擬募集資金的投向,也是進一步擴大現有主業的生産規模。如果沒有這次事件,現有行業管理規定保持不變,歸真堂完全可能按照既定目標順利完成募資和擴産,其投資風險發生變化的可能性較小。但在此次事件以後,主管部門的態度極有可能發生變化。依目前形勢來看,主管部門發文要求立即停止生産和使用熊膽製品的可能性較小。
  據報道,目前我國黑熊養殖企業有68家,存欄黑熊近2萬頭,其中接受活體取膽的黑熊數量有6000-8000頭,有180余家制藥企業生産的150多種中成藥含有熊膽成份。立即終止熊膽製品生産和使用,無疑會對中藥行業形成一定衝擊,這是主管部門不願看到的結果。但是面對廣泛的社會爭議,主管部門也不太可能保持沉默。最有可能的是要求熊膽製品生産企業逐步放棄“活熊取膽”生産方法,完成企業轉型,畢竟各國醫藥行業在不使用熊膽的情況下,也達到了相當的治療水準。那樣的話,歸真堂將遭受重大損失,對黑熊和熊場建設的投資很大一部分將成為沉澱成本,現有非熊膽産品亦無明顯優勢,企業未來現金流大幅減少。
  當然,熊膽製品行業也有可能找到新的生産技術和工藝,延續這一古老行業的生命,只是它不太會首先發生在歸真堂這樣的小企業身上。政策變化的另一個後果是企業生産成本的迅速提高,並刺激替代産品的開發和生産,如果替代産品被證明充分有效,那麼熊膽製品生産和貿易的禁令將指日可待,歸真堂的主營業務面臨終止。
  政策風險的增加轉換為歸真堂的經營風險,進而增加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理性投資者會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其具體表現就是歸真堂新股發行價格的降低和籌資費用的提高。在當前的中國股市,偏好風險者大有人在,加之“炒新”氣氛尤存,歸真堂新股發行不出去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只是一旦進入二級市場,這家公司的股價將面臨較大波動。現有的多空雙方分歧會限製成交量的增長,降低該股的流動性,從而進一步推高其投資風險。因此,風險偏好型投資者有可能成為該股的主力,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遠離這只股票是相對穩健的選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國證監會正就歸真堂上市徵求相關部門意見 2012-03-04
分清歸真堂的法律與人道問題 2012-02-29
爭議推高歸真堂投資風險 2012-03-0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