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應用是太陽能光伏産業發展的關鍵
2012-03-16   作者:王薇薇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工信部發布的太陽能光伏産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擴大領先企業産能,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培育骨幹企業等一系列鼓勵産業發展政策,對於從去年下半年始一直處於發展寒冬中的光伏企業來説,不啻為一股暖流。但是,“十二五”時期我國太陽能電池裝機總量規劃沒有同期發布,啟動光伏應用市場的細則也未被提及。産業規模上去了,市場在哪?這恰恰是困擾我國光伏産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我國光伏産業的規模已經達到一定量級。2011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為20吉瓦(GW)左右,而我國的光伏産能就有30吉瓦(GW)。達到吉瓦(GW)級的領軍企業,再加上一大批小而分散的組件廠商,依靠着國際市場的支撐,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製造業聚集地和光伏産品出口國。
  然而,全球市場的需求卻正在改變。3月9日,堪稱光伏應用市場風向標的德國開始削減上網電價補貼率,計劃對住宅用和大型光伏安裝設備分別進行20%和30%的大規模削減,同時大於10兆瓦(MW)的大型地面系統將無法再獲取補助。在不考慮組件降價的情況下,這一新政將使德國光伏發電內部收益率下降至5%到6%,投資收益率的下降將導致市場需求進一步放緩。
  德國的市場變化只是全球光伏市場需求新一輪調整的開始,隨着傳統光伏應用市場的漸趨成熟和飽和,應用主市場逐漸從大型地面電站向屋頂轉移,需求將難以避免地出現萎縮。在這種情況下,組件産能過剩的效應將被擴大。
  而按照産業規劃目標,我國“十二五”光伏産能規模仍將擴張。在告別全球市場需求爆發式增長的時代後,誰來消化這些産能?沒有市場的增量,將使製造企業成為“無米之炊”。市場在哪?就在國內。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是我國既定的發展目標,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國擁有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打開國內應用市場,不僅是光伏製造業發展所需,也是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必經之路。
  啟動國內光伏應用市場並不是個新鮮話題,2011年國內光伏標杆電價的&&,本應是推動國內市場大規模啟動的重要一步。但這一新的電價政策對於具有較大應用潛力的東部來説,運營商難以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企業積極性不高;而投資收益較好的西部地區,雖然已經建起了大量的光伏地面電站,但因遠離用電市場,電網接入仍未形成標準,光伏電力未能全部上網。
  這些應用過程中的“障礙”,使得光伏産業上游具備的規模優勢未能順利促進下游應用環節的投資。按不同光照條件區域實行不同上網電價政策、突破利益割據盡快實現光伏並網發電,似乎成為了打破僵局的關鍵點。除此之外,在生産車間、辦公樓等大規模建築屋頂設立電站,發電以自用為主、余量並網的模式,開始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和嘗試,光伏企業也正尋找適合中國市場的應用商業模式。
  打開市場需要建立促進新能源利用的機制,需要各方跳出利益的博弈,先將蛋糕做大,需要大膽嘗試,多一些敢吃螃蟹的人。同時,也需要有關部門和企業共同研究相關産業發展的優勢和特點,做到有的放矢,科學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兩會面對面]代表委員:光伏産業應“促應用擴內需” 2012-03-14
40余項光伏並網關鍵標準或上半年完成編寫 2012-02-23
美打壓中國光伏産品損害美國就業 2012-02-0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