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為何又曝醜聞
——央視3•15晚會的啟示
2012-03-16   作者:郭麗君 楊亮 陳恒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今年央視315晚會中,作為國際知名大品牌、世界500強企業的麥當勞、家樂福又被曝出醜聞,而且都是在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食品安全領域。
  誠信是企業的生存之本。這些在國外都以操作標準化、管理規範化、審查極嚴格而享有盛名的企業,為什麼到了中國就誠信喪失,美名不再了呢?
  家樂福是世界第二大國際化零售連鎖集團,也是中國消費者身邊的大型超市。但央視315晚會的曝光確實令人驚愕不已,在鄭州市花園路國貿360廣場的家樂福店,竟公然把一模一樣的白條雞分成兩類,“白條雞”只賣6.98元,而貼上另一標籤的“柴雞”卻能賣到11.98元。同命不同價,售貨員卻還振振有辭:“柴雞就是白條雞,白條雞就是柴雞。”不僅是“白條雞”被隨意分類,本應過期的生鮮雞胗兒也被打上新標籤接着賣。
  被晚會曝光的還有大型連鎖快餐集團麥當勞,同樣在幹着置其“標準”於不顧的勾當,已經超出銷售時間的鹽焗雞翅、甜品派照樣端上顧客的餐桌,掉在地上的牛肉餅,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又被放進了袋子中備用——而這些,是絕對不符合這個外表光鮮的餐飲集團的所謂規定的。但是,“規定是人定的。標準是扔!但是不可能扔,沒有一家店是扔的,他們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員工們赤裸裸的語言道出了令人驚詫的現實。
  其實,近些年,洋品牌失信於中國市場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無論是西門子的“冰箱門”,還是味千拉麵的“骨湯門”、肯德基的“沖服豆漿”、麥當勞的“毒油事件”、沃爾瑪的價格欺詐、家樂福銷售的“三無産品”……我們知道的眾多國際知名大品牌,大多在中國市場都出現過問題,他們的行為顯然已衝破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0年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顯示,2010年外資企業社會責任指數為8.1分,顯著低於民營企業的13.9分和國企的28.9分。這樣的表現,與這些企業在發達國家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大相徑庭。
  從産品質量、技術標準、售後服務到危機處理,跨國公司近年在中外採用兩套標準的現象大量存在——
  雀巢公司早在兩年前就被揭露在中國使用轉基因原料,而在歐美市場用非轉基因原料;為補償一項設計缺陷,東芝公司向其筆記本電腦的美國用戶賠付數億美元,而對中國用戶卻不提供任何賠償……
  應該説,部分在華的洋品牌之所以敢公然作惡,欺詐中國消費者,踐踏中國法律,逃避社會責任,與中國的市場環境、法律環境、政策環境和消費環境的系統性缺陷有很大關係。
  中國當前許多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並未建立健全,許多行業標準過低和過粗,成為産生跨國公司執行兩套標準的土壤。比如,2010年在全球鬧得沸沸颺颺的豐田汽車召回事件,在美國召回的車型明顯多於中國車型。原因就是中國的汽車“三包”法規長期缺位,而這只是中國汽車行業法規缺失的冰山一角。
  洋品牌在我國無論是在用地,還是在稅收等其他政策上,都享受了“超國民待遇”,有一种先天的優越感。按理説,對於這種禮遇,他們應該回報更好的産品、更優的服務才是。然而,正是這種優越感導致了他們對中國消費者權益的淡漠,並因此埋下了引發誠信危機的種子。在洋品牌看來,違法成本低,“整頓時間短,處罰金額少”幾乎成了一種“中國特色”。
  據悉,重慶工商局曾對沃爾瑪開出了一張269萬元的罰單,對於中國企業來説,這已是天價的懲罰了。但是,269萬元,只相當於這個行業巨頭3天的營業收入,15天的關門整頓之後,他們又可以照常營業了。而同樣的事情若發生在歐美市場,對一個多次違規屢教不改的企業來説,早已落得關門的下場。
  由於中國消費者的信任與支持,許多洋品牌在中國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作為知名跨國企業,洋品牌理應樹立消費者至上的觀念,嚴格遵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做到誠信經營。任何企業如果進行虛假宣傳、或者不負責任的推諉只能失信於廣大消費者,失去在中國的市場競爭力。
  在這裡,我們要説,洋品牌,請尊重中國消費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二月河”商標維權案二月河勝訴 2012-03-03
蘋果含糊回復“作家維權聯盟”律師函 2012-01-0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