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投行王者明日未必稱霸
2012-03-14   作者:邱晨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針對保薦制度的改革風暴正悄然臨近,過去8年裏建立起來的投行格局出現松動,傳統的投行戰略面臨嚴峻挑戰。
  種種跡象表明“通道為王”的時代即將終結,而專業、高效的精品投行將成為未來行業領跑者,投行業也正式邁入了全面競爭時代。制度建立初期
  在2004年之前,我國上市發行實施的是額度制,即每年由監管部門制定上市計劃和確定企業家數,再將額度分配到每家券商。當時整個投行界還停留在“包産到戶”的計劃經濟時期,並沒有形成競爭格局。
  2004年,隨着保薦制度被引入我國資本市場,情況則發生了根本改變。保薦制度的實施,令一批捧慣了“鐵飯碗”的投行突然間倍感壓力,甚至連當時的行業大佬中金公司也差點栽了跟頭。
  資料顯示,在2004年首次舉辦的保薦代表人能力考試上,中金公司30多人參加考試,只有3人成績合格,只相當於行業平均通過率的1/4。在保薦制度實施之初,對投行來説,保薦代表人還沒成為稀缺資源。僅在2004年,一年內就有高達約1100人通過了保代資格考試。直到今天,全行業的保代數量也才剛超過2000人。
  事實上,在保薦制度建立的頭幾年,投行仍處於額度制與保薦制並存局面,大投行、大項目仍佔據主導地位,保薦制度對投行格局的影響並不大。

  通道為王時期

  2008年,監管部門暫停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審批。失去IPO業務這一支柱,整個投行業進入長達一年的寒冬,這一時期被視為保薦制度建立以來面對的最大危機。
  此前,儲備了大量保代的投行,則不得不面臨着高成本和零産出的尷尬局面。有保代這樣告訴筆者,“那時我們在公司裏都抬不起頭,不好意思面對其他部門的同事”。
  到了2009年底,隨着IPO重啟,整個行業得以復蘇。隨着2010年創業板的開閘,投行業終於迎來了全面繁榮時期。隨着項目資源池的擴容,已儲備了大量保代的投行則因為具備了充足通道,短時間內擺脫了巨大的成本壓力,並轉化為巨大的商業利潤。
  由此,整個投行業進入了“拼保代通道”時期,相互高薪挖角保代一度愈演愈烈,保代薪酬也因此水漲船高。以平安證券、國信證券為代表的一批券商憑藉通道優勢迅速崛起,成為行業領跑者。
  另一方面,一批中小型投行由於通道匱乏,在業務規模和數量方面,則被遠遠拋在行業尾端。
  可以説,在早年完成了針對保代通道“跑馬圈地”的投行,在這一時期實現了各自的“登頂之路”。拼通道時代將終結
  對於正在醞釀的保薦制度改革,券商向監管部門提出的多條建議如被採納,將從根本上撼動當前投行格局。
  有券商建議,由“雙簽制”改為“單簽制”,並“對保薦機構實施分類管理”。這將能改變整個投行的生態環境。
  傳統意義上的保代通道數量優勢將因此大打折扣。對於投行來説,儲備龐大的保代隊伍也就失去了意義。同時,人員過多即會加大管理難度,又會加大違規風險。
  而“單簽制”提高了單一保代的效率,對於保代通道利用率不高的投行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從上述有望推出的改革措施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投行和保薦制度的指引,正朝着專業、高效、精緻的方向發展。當保代簽字權不再稀缺,當高質量的投行獲高評級後,整個投行業將從“重量”到“重質”的轉變。
  筆者以為,一旦新的保薦制度改革得以實施,那些在“通道為王”時期處於領先地位的大型投行若不能及時調整發展戰略,那麼必將面對新崛起的“精品投行”強力挑戰。因此,今日的王者明日能否繼續稱霸,還是未知數。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投行私募助推 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熱升溫 2012-03-14
投行背靠大樹難乘涼 2012-03-07
投行:ETF黃金持有量位居全球第四 2012-03-05
14家公司終止IPO申請:等10投行難辭其咎 2012-02-28
希臘紓困前程艱辛 投行看空歐元 2012-02-2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