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本土市場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
2012-03-12   作者:郝鳳霞(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産業組織形態和競爭手段正在發生革命性變化。戰略性新興産業具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代表着産業發展的方向。但如何使戰略性新興産業在我國順利地衍生、成長並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支柱,還需深入探討。
    戰略性新興産業在培育過程中離不開製造業的發展。當前,我國製造業中存在的創新惰性和附加值低、高能耗等頑症,事實上已經成為戰略性新興産業成長的障礙。
    同時,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外資企業在華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帶動了我國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但也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市場換技術”的成效需進一步延伸。以獲得市場份額為目標的跨國公司為保持技術強勢,通常來説,轉移核心技術的動力並不強,佔領市場後也會有意識地利用專利、知識産權保護等對合資企業加以控制。此外,外資企業利用優厚待遇吸引大批國內科技人才導致人才流失,進一步增強了本土企業對外方先進技術的依賴。
    如何推動現有製造業的發展壯大,使之成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堅實基礎,還需充分利用我國市場的特殊性,在突破“微笑曲線”枷鎖的進程中,一步步獲取新興産業的比較優勢。
    我國市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特別是低端市場和農村市場,存在大量的市場潛在需求者,具備培育和發展顛覆性創新的土壤條件。例如,比亞迪、中集、華為、愛國者、天宇朗通等企業充分利用本土市場的優勢和顛覆性創新的規律實現跨越式發展。國外企業如西門子、GE等也紛紛將中國市場作為其全球創新業務的重要培育基地。西門子中國從2006年起自上而下推行一個名為“SMART”(聰明)的戰略計劃,目的是設計出一批符合S.M.A.R.T.(即簡單易用、維護方便、價格適當、可靠耐用和及時上市)理念的産品。GE於2009年宣布未來6年裏將投資30億美元開發至少100個成本更低、使用更方便、質量也更好的醫療保健新産品。其中,價值1000美元的手持式心電圖設備,雖然最初是專門針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和偏遠地區開發的,但在技術成熟後同樣投放美國市場並成為暢銷産品。可見,本土市場可以為企業技術和産業創新提供機遇,且這些創新成果可以在出口市場中獲利。中國台灣長期受制於 “微笑曲線”理論,是因為島內市場狹小,限制了其從曲線兩端獲取高端價值的能力。而中國內地本身具有廣袤的國內市場,有可能充分利用本國市場達成規模經濟,迅速壯大産業規模,從而突破“微笑曲線”的束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工信部:四大戰略新興産業規劃最快兩會後實施 2012-03-09
戰略性新興産業何以竟“過剩” 2012-02-28
資金主動攻擊新興産業股 2012-02-16
明星基金重點出擊新興産業績優股 2012-02-16
年報揭秘明星基金調研路徑:偏愛新興産業績優股 2012-02-13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