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貸款激增放大金融風險
2012-03-02   作者:華化成(北京,媒體從業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商業銀行採取變真貸款為“假委託貸款”的方法,將實際貸款隱藏在委託貸款科目中,以此規避信貸規模限制。這些“假委託貸款”一旦出現違約,那麼相關銀行勢必親身承擔由此引發的資産損失。
  近日,央行公布的1月份社會融資總量數據顯示,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僅有9559億元,同比降幅接近四成,但同期委託貸款仍逆勢新增1653億元,同比新增381億元,增幅仍近三成。亦有銀行內部人士2月27日聲稱,目前市場上委託貸款這種由銀行“做媒”企業放貸的貸款模式,銀行從中獲得的利差最高可達8%- 10%。(據《南方都市報》)
  作為非金融企業之間調劑富餘資金的合法渠道,委託貸款這一金融工具本身無疑為提高社會閒置資本的適用效率、緩解部分中小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在這一輪逆勢激增中,目前委託貸款實際操作模式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程序瑕疵,卻有可能在給貸款供應方造成還貸風險的同時,也令銀行方面蒙受連帶的信譽風險乃至違約風險,並對持續至今的宏觀調控政策效果構成衝擊。
  按照定義,委託貸款是指資金充裕的非金融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訂立委託貸款合同,約定貸款對象、用途、金額等貸款要素並提供委託資金,然後由金融機構向已確定的貸款對象發放貸款。銀行在這一過程中只作為中間人收取手續費,卻不必將這樣的委託貸款計入自己的貸款規模,也不必為貸款歸還承擔任何風險。
  但在目前的實踐中,由於央行對銀行信貸規模控制嚴格,一些商業銀行採取變真貸款為“假委託貸款”的方法,將實際貸款隱藏在委託貸款科目中,以此規避信貸規模限制。
  其具體做法便是,部分承諾提供“委託貸款”的企業卻不需要將相應資金真正存入銀行,而是由銀行“墊付”所謂“委託貸款”。個別商業銀行甚至一度出現委託貸款總額比企業提供的委託貸款資金多出近3億元的荒唐現象。而這些“假委託貸款”一旦出現違約而無法按時還款,那麼相關銀行勢必親身承擔由此引發的資産損失。
  更值得警惕的是,由於委託貸款的實際用途難以查核,因此如房地産開發商以及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工業企業這類面臨宏觀調控嚴厲調整的企業,往往也會借助委託貸款規避政策限制。這卻是在事實上對宏觀調控的實際政策效果構成嚴重衝擊,使得國家以信貸政策實現産業調整的規劃難以落實。
  事實上,在此前的上海社保案中,社保資金正是以“委託貸款”的名義違規流入房地産、高速公路建設等項目中,並使社保資金本身和相關銀行蒙受了巨大的潛在風險和現實損失。殷鑒不遠,如何對激增的委託貸款進行有效管控,應是監管部門急需思考的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二月新增貸款7000億以內 一季度目標或落空 2012-03-02
辯證看待不良貸款率為零 2012-03-02
銀監會推進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清理工作 2012-03-02
歐央行再推三年期貸款總額逾5290億歐元 2012-03-01
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或不足7500億元 2012-03-0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