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改善 農業生態環境
2012-03-01   作者:何其明(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有限公司)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關注農業,聚焦農業科技,強調我國農業要持續穩定發展,根本出路在科技,關鍵在農業科技創新。這就對農資企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須進行科技創新,以全新的理念、高新的技術、優質的産品,保障農産品的有效供給。這也要求從事農資研發和生産為主的高技術企業,必須大膽創新,走出一條依賴科技創新提升企業發展質量的路子。
  進行農業科技創新首先要更新觀念,對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難點節點,要用新思維和新視覺去觀察、研究,提出新對策,探索新途徑。針對我國農業資源緊張和農業生産環境惡化的現狀,我們致力於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保障農産品質量安全,提出“健康植保”的理念。健康植保,就是運用高新農業技術和産品,調理土壤和調節作物,通過調理土壤,提高耕地質量,通過調節作物,促進作物正常健康生長。在這雙重作用下,農戶可以不用和少用化肥、農藥等農用化學製品,提高農作物抵禦病、蟲、草、鼠和旱、澇、熱、凍等自然災害的能力。這裡有一點需要強調,“健康植保”等農業科技創新理念要堅持高效、安全、環保的原則。高效就是提高生産率,保證農産品生産數量;安全就是降低化學農藥殘留,保證農産品質量安全;環保就是提高耕地質量,減少土地污染,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
  進行農業科技創新,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目前可着力在以下幾方面下大力氣。一要大力推進植物源植物調節劑技術的創新和發展。例如,以天然蕓苔素內酯為主的産品能促進作物健康生長,提高作物對氣象災害的抗逆性和抗病蟲害能力,降低土地污染和農藥殘留。二要大力推進土壤調理劑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免深耕土壤調理劑不同於常見的生物菌和腐殖酸對土壤的改良機理,而是通過物理化學作用改良土壤,改善農業生産生態環境。表現在提升耕地質量和治理土壤污染方面,打破土壤板結,增強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和通透性,調節酸鹼平衡,提高土壤水、肥、氣、熱綜合供應能力和土壤肥力。三要大力推進植物修護劑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通過對作物在凍害、高溫、乾旱、幹熱風等災害以及蟲害損傷後的修復和護理,促使作物迅速修復創傷,恢復和加強正常生長功能,抗災減災。四要大力推進生物農藥技術創新和發展。研究和推廣植物源農藥、生物除草劑系列産品,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依賴,保護農業生産環境,保障農産品安全。五要大力推進有機農産品生産全程服務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以農業科技創新支撐現代農業發展 2012-02-22
創業板撬動科技創新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 2012-02-17
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民增收 2012-02-08
現代農業:關鍵在於科技創新 2012-02-06
農業轉型靠誰來“科技創新” 2012-02-03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