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前,中國領先的IT産品發行及企業雲計算服務提供商數字星空在釣魚&國賓館高調宣布進軍團購業務,其目標為當下中國最受歡迎的團購網站。傳統IT渠道商不務正業,一窩蜂地涉水團購領域,當時就有人為其擔憂。 這種擔憂還真靈驗。半年後,數字星空團購項目全面收縮,轉型成銷售代理産品的網上商城,同時大量裁員,原CEO、被譽為“數字達人”的劉建華黯然下課,轉而主管ZOHO業務,去伺候印度人了。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團購是繼SNS和微博後的又一個互聯網奇蹟,然而,僅僅過了半年,所有參加游戲的人就已用行動證明,這是互聯網創業以來迄今最具戲劇性的一團泡沫。 因為商品價格更為優惠,團購消費模式的衝擊力鋪天蓋地而來。在團購鼻祖美國Groupon引領之下,網絡團購在全球快速發展。僅在一年多內,中國團購網站就突破了5000家。據獨立團購導航網站“團800”發布的《2011年度團購行業報告》顯示:2011年國內團購市場交易總額達110億元,同比實現了550%的增長;超過3億人次的“抱團”消費,所覆蓋的社會消費市場規模已達306億元。 同時,因為團購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引得眾多商家垂涎欲滴,競爭態勢也愈演愈烈。由於在短時間內急速擴張,團購的性價比過於渲染,成為有待考證的疑團,團購的泡沫隨之氾濫,於是實物縮水、折扣貓膩、自刷造勢、假貨橫行、退款沒門……泡沫之中,一家又一家團購網站被嗆死。 2011年是團購網站“陣亡”之年,約2000家團購網站消失。這一數字被稱作是中國商業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行業性集體陣亡。 作為中國Groupon模式的開創者和引領者,曾為國內團購企業樹立了良好服務標杆的團寶網,如今淪落成等待解散、轉型或並購的落寞者。來自國內最大的網購搜索引擎一淘網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超過35%的國內團購網站已30天沒有更新商品了。 團購業的速亡之謎,成了人們心頭揮之不去的糾結。 有的被訂單撐死。當團購訂單如排山倒海之勢涌入時,商家明顯缺乏消化能力,窩窩團曾出現癱瘓,消費者付款後,訂單長時間顯示未付款狀態。那些飲食服務商家,因無法承受突然之間湧來的一大幫團購者,只好把消費者晾在大廳裏。消費者拂袖而去,好不容易積累的口碑轉瞬間化為過眼煙雲。 有的被資金愁死。團購紅火時,投資者爭相投錢。國內曾約有20家團購網站獲得了超過7億美元的融資,在速度和規模上均打破了互聯網行業以往紀錄。但一遇風吹草動,投資者又捂緊錢袋,讓團購創業者出師未捷身先亡。 有的則被同行逼死。團購網站的門檻很低,在中國它又被演繹為“空手套白狼”的商業神話。作為一個同時涌入上千家競爭者的新興行業,擠垮競爭者成為大多數團購網站曲線求存的不二手段。 雖説已有這麼多團購網站被資本“遺棄”,但其交易數據卻訴説着這個行業仍在擴張的現實。艾瑞諮詢統計顯示,2011年團購行業總交易額達196億,相比於2010年規模20億足足增長了10倍。 這説明,團購仍是一塊巨大的利潤蛋糕,團購還是有希望的。但逐鹿中原,鹿死誰手?這就要看獵手們的技藝了。團購網站要想繼續生存下去並有所發展,必須避免同質化競爭,各家亮劍,使出絕招,謹防在一棵樹上吊死。 另類者往往捷足先登。 當大多數團購網站感覺快要撐不住的當下,聚划算總經理閻利珉卻信心滿滿地説,“我並不認為目前是團購的冬天,而是春天的到來。”聚划算良好的財報業績為閻利珉這種良好的自我感覺作出最好的詮釋。聚划算去年的團購總成交額是101.8億元,佔據了中國團購市場的半壁江山。 聚划算並不算是純團購網站,它還有一淘和淘寶網強大的流量支持,從一開始就是另類。而這正是聚划算的成功秘訣。將團購構建於傳統的網購平台之上,給消費者更大的選購空間,焉能不聚集起洪大的人氣和流量? 而與傳統的團購網站靠燒錢做廣告來吸引流量不同,聚划算從成立到去年10月,沒有做過一分錢廣告。從團購奔馳創維,到發起的團購年貨行動,聚划算深切地感受到了消費者對於團購聚合的力量,於是全力通過實踐來提升知名度。 去年,因為海南香蕉滯銷,聚划算發起了“聚蕉行動”幫助農民賣香蕉,這個融入公益的事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此後,聚划算還發起團購演唱會活動,由網友投票選擇明星聚唱,這開創了國內演唱會商業運作模式的先河。 有種估計認為,團購業未來的競爭格局是全國性團購網站可能僅存幾家寡頭,同時,因為團購的商品和服務具有地域消費特徵,還會為一些地方性團購網站留下細分市場的空間,那只是手指夾縫中的利潤。 至於像數字星空這樣的IT傳統網站,如果不務正業,還想到團購中來“分羹”,看來是很不明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