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車只買國貨何嘗不可
2012-02-28   作者:舒聖祥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據央視報道,工信部日前發布《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並面向全社會徵集意見。此次《目錄》所列400多款車型全部為自主品牌車型;最受關注的汽柴油轎車分類中,排量均不超過1.8L,絕大部分為1.5L或1.6L小排量車型,僅有上汽、廣汽、華晨等企業旗下的少量1.8L車型。對越野車車型則明確,排量小於等於2.5升,多功能乘用車小於等於2.4升。
  這份公務用車採購車型目錄,不僅嚴格落實了一般公務用車發動機排氣量不超過1.8L、價格不超過18萬元等此前規定,所列車型竟然全部都是自主品牌,這無疑是最大亮點。在這份《目錄》中,不僅沒有大眾、豐田、別克這樣的合資品牌,更沒有奧迪、寶馬、奔馳這樣的豪華品牌。公務車只買國貨,這絕不是所謂貿易保護主義,而是汽車製造國的通行慣例——那些汽車製造業發達的國家,公務用車無不是自主品牌。因此,公務車應買國貨,實在是一種非常必要的“與國際接軌”。
  還不僅是“與國際接軌”,也是對現有相關法規的積極落實。去年公布的《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將“近兩年企業研究開發費用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不低於3%”列為一項明確的入選要求。而合資企業生産的幾乎都是外資品牌現成産品,甚至連進行産品本土化改造的能力都很有限,根本達不到這一要求。其被排除在《目錄》之外,當然是依法辦事的結果。
  更何況,無論是1994年的《關於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1999年的《關於調整黨政機關汽車配備使用標準的通知》,還是2004年的《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編制和配備標準的規定》,無不特別強調公務用車要使用國産車。只不過,這一規定從未得到過有效落實,以至於國産車在公務用車採購中的比例始終微乎其微。因此,公務車只買國貨,不過是對既有法規遲到的落實。
  通過政府採購的方式對國産品牌汽車進行扶持,不僅能在銷量上形成直接利好,更是一種必要的政府示範。政府部門不能一方面&&各種文件與規劃,支持國産汽車製造業的發展,鼓勵國民更多購買低排量國産汽車,一方面又在政府採購上帶頭購買高排量國外豪車。任何産業推動政策,任何公民消費倡導,都應首先體現到政府採購上來,這是政府部門應盡的踐行責任與示範義務。
  由於國産自主品牌汽車往往價格相對低廉,功能更為實用,工信部以制定《目錄》的方式將公務用車限定在國貨範圍內,因此更是減少“三公消費”、遏制公車費用居高不下的一個最有效約束。事實上,只要《目錄》留下口子,哪怕只有極少部分國外品牌汽車,又或者再多重復幾次公務用車要使用國産車,恐怕都沒有實質性作用,國産汽車依然會屢遭歧視,公車消費依然會居高不下。公務車只買國貨,就是一次很好的嘗試,體現着政府理性的回歸。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公務車改革又添兩“緊箍” 用法治手段推進改革 2011-11-28
傳祺1.8L:公務車市場一匹黑馬 2011-09-01
中國公務車採購市場將迎來“後奧迪時代” 2011-08-11
刪除“限制公務車”需要一個交代 2011-08-03
北京財政局官員稱公務車數量有望每年公布 2011-01-1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