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炒績差股的根源在於“不死鳥”太多
2012-02-27   作者:劉柯  來源:金融投資報
 
【字號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要切實解決新股發行價格過高和惡炒績差股問題。隨後,深圳證券交易所鄭重提醒廣大投資者,將對各類概念炒作實施嚴密監控,對相關題材概念股實施警示性停牌等風險控制措施,請廣大投資者務必時刻牢記風險,理性投資,合規交易,切勿盲目跟風炒作。
  理論上講,管理層的上述表態不可謂不嚴厲。那麼,市場為什麼喜歡炒作績差股呢?這與很多投資者嚮往一夜暴富的急功近利的心態有關,也與制度政策的漏洞有關。
  前不久,停牌三年之久的ST申龍資産重組後復牌上市,從2009年3月停牌時的2.78元,直接漲到最高13.5元,三年時間翻了近5倍。為什麼會這麼牛呢,就是因為資産重組。在ST申龍被暫停上市以後,先是與陜西煉石重組,但沒有談攏而告吹;其後又計劃與江蘇陽光置業進行重組,但由於是房地産資産,2010年又宣布失敗;最終,ST申龍以增發A股、換股吸收合併海潤光伏100%股權,置入的資産約23億元,全部為新能源産業中的太陽能光伏産業。重組完成後,按現有股本計算,其每股收益將達到0.39元。其實,這些都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我們在此次資産重組中看到最多的,是廣州的大戶在ST申龍停牌前集體豪賭,最多的一位大戶持有股數接近200萬股,成本不足5元,最後關三年,賺一倍有餘,而且這三年根本不用操心短線漲跌。
  ST申龍翻盤的經典案例,讓市場對類似的績差股趨之若騖也很正常,就像明確告訴你買彩票可以中500萬,你去不去?這的確暴露出很多投資者希望一夜暴富的心態,但光口頭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換句話説,A股誰又有投資價值?儘管管理層呼籲藍籌股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但只要看看一度高舉"價值投資"的基金都在做些什麼,業績怎麼樣,就一目了然了。再説,以目前單市1000億的成交,要想炒作全流通的大盤藍籌股,談何容易?社保這樣的長線資金入不入市?能不能入市?光喊話有用嗎?井水不犯河水,心有餘力不足呀。
  因此,我們只能退到自己的位置以事論事,A股之所以炒績差股成風,和制度建設有很大關係。ST申龍暫停上市三年也可起死回生,這是對A股退市制度的一種諷刺。為什麼ST股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道理很簡單,地方各方面都在保殼資源,這其實也反映出很多企業上市的原始目的,就是圈錢,錢到手了,公司怎麼樣並不重要,ST就ST,退市就退市,無關己事,反正殼資源吃香最後還可以吃一嘴。如果大家都報着這樣的心態上市,怎麼會有好的公司來?好的公司不來,包裝公司就肯定要來,一旦露餡,馬上資産重組,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怎麼辦?很簡單,制度建設一定要跟上,績差股就直接退市,不留情面。什麼暫停上市三年內重組成功恢復上市,什麼財務報表重組,什麼地方債務豁免一類的,通通不認。而且因為造假或者虧得資不抵債破産倒閉的公司,一旦退市,終身禁止再上市。這樣嚴厲的規定,雖然很苛刻,但市場經濟本身就這麼苛刻,那些沒上市的公司,破産就破産了,什麼也沒有了,誰來重組?這應該一視同仁。再説,我們現在對創業板的退市制度設計也很苛刻,惟恐這些公司被借殼重組,都是一個資本市場的,為什麼主板很多ST公司卻可以"虧三年、停三年、資産重組再三年"?沒道理!
  相信如果從市場制度上嚴格限制資産重組,杜絕“不死鳥”,對於績差股的炒作就可以起到很大的威懾作用。前段時間,美國對很多借殼上市的中國公司進行清理,發現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其實A股更多。真正的好公司,一個立足長遠發展的公司,一個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的公司,會熱衷於一天到晚搞借殼上市資産重組?我們現在一方面找不到優質的未上市資源,一方面仿佛又有大批企業急着借殼上市,這裡面有什麼貓膩?值得深思!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深交所:預計一季度完成創業板退市制度修訂工作 2012-02-25
創業板退市制度的幾點建議 2011-12-02
借完善退市制度革除市場痼疾 2011-11-2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