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慶平:未來三五年,中國券商如何“走出去”
——專訪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總經理聶慶平
2012-02-23   作者:記者 金輝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金融大家談

  目前歐美金融機構陷入債務危機,面臨調整和重組的壓力。近日,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聶慶平總經理在其著作《看多中國:資本市場歷史與金融開放戰略》發布會間隙接受《經濟參考報》“金融大家談”欄目專訪時&&,未來三至五年,是中國證券公司“走出去”的戰略機遇期。他建議,國內券商“走出去”應“先易後難”,首選風險較小的通道業務,主要是經紀業務和財務顧問業務,其次是承銷保薦業務,最後是資産管理業務和其他增值業務。
  聶慶平曾經擔任中國證監會融資融券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和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他認為,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境內證券公司實行“走出去”的發展戰略,是中國證券業對外開放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在實施金融開放、市場開放的同時,應加快中國證券公司國際業務的發展,提升國內證券公司的國際化水平。
  中國券商“走出去”應遵循哪些原則?聶慶平認為,首先,遵循積極穩妥的原則,堅持扶優限劣的原則,立足於“先易後難,先簡單後複雜”的原則。
  “當前對於證券公司而言,QDII與QFII業務是突破境外業務的重要抓手。我國證券公司,尤其是香港子公司應積極參與QDII與QFII業務。”聶慶平向“金融大家談”欄目建議。他認為,隨着中國外匯儲備的大幅增長,管理國內財富進行境外投資將成為中國證券公司參與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抓手。美國、英國和日本能夠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在於這些國家聚集了雄厚的國民財富,可以在全球資本市場進行投資,做的是買方生意,有投資主導權。
  聶慶平説,根據QDII管理辦法,境內證券公司在境外設立的分支機構擔任投資顧問豁免了“經營投資管理業務達5年以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的證券資産不少於100億美元或等值貨幣”的要求,因此應鼓勵QDII聘請境內證券公司的境外子公司作為海外投資顧問,積極參與境外資本市場投資管理業務。
  聶慶平&&,中國證券公司應主動參與QFII業務。境外證券公司申請QFII資格,須經營證券業務30年以上,實收資本不少於10億美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的證券資産不少於100億美元。上述條件主要是針對歐美國際投行設定的,未考慮到中國證券公司的實際情況。從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過程看,QFII屬於賣方市場的開放,以投資A股市場為主,應該以境內證券公司作為中介。“在條件成熟時,建議修改QFII管理辦法,允許境內證券公司的境外分支機構發起設立和管理QFII投資産品。”聶慶平建議。
  同時,中國證券公司應積極參與內地企業在境外上市的承銷保薦和財務顧問業務“目前中國證券公司經過綜合治理後,業務的規範化、國際化能力明顯提高。”聶慶平向“金融大家談”欄目&&“隨着境內證券公司香港子公司的設立,應該講國內證券公司具備了對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擔任承銷保薦的資質。”他建議,逐步實行有境內證券公司香港子公司參與的聯合承銷保薦制度,明確境外上市企業須聘請境內證券公司或其香港子公司作為保薦人和主承銷商之一。
  與此同時,促進境內證券公司積極開展國內企業“走出去”的財務顧問業務,對於境內外上市公司開展的合併收購、直接投資以及跨境金融産品的銷售,需要聘請境內證券公司擔任財務顧問或第三方獨立財務顧問,以保證這些資本市場經營活動符合國內的相關監管要求。
  聶慶平通過“金融大家談”欄目提醒,防範風險是證券公司“走出去”過程中最需關注的問題,首先,制定的業務方案一定要和本公司的業務實力相匹配,不要去自己不熟悉的市場貿然開展業務,不能大幹快上,必鬚根據自身團隊力量、産品開發能力、客戶基礎以及業務內容等來制定合理的拓展計劃。第二,要認真研究所在國或地區證券法律制度,然後制定業務發展計劃。如果不注意控制風險的話,很可能因為某種業務違規對證券公司的品牌、信譽和市場影響造成嚴重影響。過去有些中國企業依靠炒作概念到海外上市,開始很受投資者追捧,一旦投資者發現這些概念並不可靠,或者數據作假,他們就會拋棄這些公司,導致股價大跌。一旦信譽掃地,不會再有人相信這些公司的誠信,業務基礎就會垮掉。第三,只有在充分了解境外的投資文化、經營管理以及工作文化前提下,制定本土化的發展戰略,企業才能穩步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行業新政對券商板塊影響深遠 2012-02-17
券商理財4季度贖回百億份 山西證券居榜首 2012-02-16
銀行券商基金角逐現金管理市場 2012-02-16
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清盤線可能大降 2012-02-15
證監會支持券商與銀行合作 2012-02-1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