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穩健貨幣政策確保“雙穩”
2012-02-20   作者:魯寧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魯 寧

  本週五(2月17日),國內大小商業銀行將再獲4000億-5000億元的流動性。央行18日宣布,從2月24日起,各類商業銀行存準率下調50個基點。經此下調,大商行存準率降至20.5%,中小商行存準率降至17%。
  國內商業銀行存準率歷史高點出現在2011年6月。當時,大商行存準率為21.5%,中小商行為18%。去年末中央經濟工作結束不久,存準率在12月5日掉頭下行。這回再次下行,説明市場流動性仍然偏緊。
  元宵節之後,各類企業陸續復工,從上周起,企業生産經營活動大體已恢復到節前水平。央行擇機下調存準率增加銀行放貸盤子,有利中小企業緩解“資金旱情”。
  由於離央行上一次“開閘放水”不到3個月——兩天來,此舉是否意味貨幣政策由穩健轉向寬鬆的猜測也隨之泛起:央行增加流動性,萎靡不振的股市會作何反應,放出來的流動性會否落入開發商腰包而導致樓市調控再度半途而廢,等等。簡言之,貨幣政策,亦包括其他宏觀調控政策,的確從未像今天這般,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有如此直接的關聯。
  其實,今年“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自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定調後,無論是元旦後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還是今年以來數次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政策的基調和決心始終未作改變。
  只不過,考慮到今年一季度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中央要求宏觀調控“要見事早、動作快,預調、微調從一季度就要開始”。央行在不到3個月內兩次下調存準率,正是根據經濟運行實際走勢對貨幣政策作出的微調,不涉及貨幣政策的轉向。
  上周四和周五,李克強在上海召開經濟發展和財稅重點改革座談會,再次強調“妥善應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着力抓好穩增長和穩物價。沒有增長作基礎,發展就無從談起;物價不穩,不僅影響群眾生活,還會擾亂經濟運行”。這段話的核心就在於確保“雙穩”,貨幣政策當然要服從和服務於確保“雙穩”。
  然而,通常情形下,穩增長勢必要增加流動性,但增加流動性往往會抬高物價。由是,僅按經濟學一般學理作分析,“雙穩”是一對客觀矛盾,顧了一頭很難顧及另一頭。可中國今年恰恰別無選擇地必須同時顧及好兩頭。
  就此,中外經濟學教科書沒有現成辦法可供借鑒,更缺乏已經過驗證的理論作為指導。惟一可行的就是同時兼顧兩頭——也即,在穩增長和穩物價之間尋求相對的動態平衡。所以,儘管國內銀行現有存準率遠高出確保金融安全的底線,若以存準率15%(依然顯奢侈)作為安全底線,可供釋放的流動性可達30000億元以上,但實際可供釋放的流動性則取決於所能承受的通脹底線——這是一條社會穩定底線而非政府意志底線。由此可作推斷:要確保“雙穩”,貨幣政策必須先“穩”。
  順此理路再作分析,本次存準率下調對股市的影響最多短期體現於心理層面。實體經濟利潤率已經很低,若任由流動性拉動股市上行,勢必導致更多資金脫離實體經濟到股市短期套利,宏觀調控部門肯定不會犯傻。還有,就算流動性明顯增加,各家銀行房地産貸款份額受央行限定和監管,各銀行總行對分行的監管比央行和銀監會更甚,開發商想從流動性增量中額外佔便宜,個別的恐難避免,整體的沒有可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全年貨幣目標或難實現 2012-02-20
央行貨幣雞湯是利好嗎 2012-02-20
準備金將成貨幣“反沖銷”工具 2012-02-20
釋放貨幣政策的空間 2012-02-1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