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防範各類金融風險
2012-02-10   作者:王東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由於國際金融關係的互動性很強,也就決定了金融危機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往往使相關地區和國家乃至全球捲入其中,世界所有的國家和地區不僅不能獨善其身,而且有可能深受其害。從歐債危機以及發達經濟體存在的主權債務信用風險看,如果歐債危機進一步深化或發達經濟體主權債務信用風險向全球外溢,必將殃及金融體系脆弱的國家或地區,因此需要警惕和防範,不可掉以輕心。同時,即便歐債危機和發達經濟體主權債務信用風險不再惡化和外溢,也不等於今後國際金融領域其他類型的金融風險不會出現,畢竟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國際金融市場抵禦風險和承受衝擊的能力仍顯脆弱。由於金融各個領域的復蘇尚不穩定,金融風險隱患突出和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已經成為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基本特徵。因此,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更應時刻警惕國際金融領域各類表現形式的金融風險在全球擴散。
  國際金融危機擴散的方式在金融市場全球化背景下具不容忽視的國際傳導性,其影響不僅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而且有可能會導致世界經濟發展遭遇嚴重的困境。歷史經驗表明,國際金融危機一般都兼有金融危機和實體經濟衰退這兩個重要特徵。
  從當前蔓延發達經濟體的主權債務危機看,許多國家沉重的主權債務負擔不僅阻礙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正常經濟發展,而且成為影響該地區乃至全球金融形勢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發達經濟體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的加劇,預示着全球面臨着巨大債務風險,如果歐債危機進一步擴散,蔓延至抵禦風險脆弱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全球金融市場將有可能出現大幅震蕩,導致國際金融形勢再度惡化,並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的復蘇性增長。
  在客觀上,新興經濟體國家所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目前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不僅對多邊貿易體系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也嚴重危害和影響着全球貿易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由於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將長時間處在一種不均衡發展狀態,這使得各國間經濟和貿易關係的爭端將不斷增多。特別是由於美國長期存在着鉅額貿易逆差,在短期內不僅難以改變這一狀況,甚至貿易逆差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對此美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情緒會進一步上升,與新興經濟體國家的貿易矛盾和摩擦將有可能激化,並有可能導致相互間爆發“貿易戰”。二是隨着各國經濟復蘇差距拉大和歐債危機的影響,主要經濟體經濟與金融政策協調的分化,更導致未來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和風險因素增多。
  在全球化背景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離不開國際合作與協調。如何理性看待和分析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關係形態的變化與發展,在參與經濟和金融國際合作與協調中,處理好國家利益與有關國家的多邊或雙邊共同利益的關係,是當前我國對外經濟與金融關係中需要再思考的重要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防範金融風險成為明年宏觀政策焦點 2011-12-16
民間金融風險陡增的背後 2011-08-23
嚴防系統性金融風險是未來經濟工作底線 2010-12-03
美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將對金融風險預警 2010-09-25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