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儲運作衝抵養老金“缺口”
2012-02-10   作者:張茉楠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張茉楠

  隨着中國老齡化社會步入加速期,巨大的養老“赤字”正在逼近中國,如何填補資金缺口,有效防範養老金“空賬”風險已經刻不容緩。而通過外匯儲備的資金運作衝抵養老金“缺口”,不失為一個“多贏”的選擇。
  解決養老金赤字引發的債務風險是發達國家面臨的普遍難題。數據顯示,當前深陷債務危機的歐盟國家中,養老金債務是其GDP總和的5倍左右。沉重的債務負擔正在吞噬着政府的財政資源,也使得歐洲國家難以真正有效削減債務。此外,處於人口危機邊緣的日本,預計在2011財年養老金髮放金額將出現2.5萬億日元(289.7億美元)缺口。
  養老金“空賬”引發的隱性債務風險,也將是中國經濟未來面臨的重大挑戰。2010年我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1491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全年基金總支出8894億元,比上年增長20.4%。收大於支,但是支的增長速度大於收。2001年以來,在覆蓋的城鎮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職工中,參保人數平均增速為4.04%,已經低於離退休職工人數的平均增速6.64%,而養老金的籌集主要依賴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人數。顯然,養老金收小於支會持續下去,這意味着全國養老金出現赤字並非是遙遠的事。
  因此,盡快解決養老資金的“缺口”,拓展多元化渠道,把養老基金做強做大已經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性問題,這方面,中國外儲“大有可為”。
  中國外儲已經成為國民儲蓄和國家財富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從配置的形式看,中國外儲約60%以上都配置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低收益的國債上面,以持有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計算,我國儲備資産的平均收益率約為3%至5%(現在還不到2%),外國直接投資在我國的收益平均在20%左右。按此估算,3萬億美元的儲備資産年收益約1013億美元,1.53萬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的年收益為3060億美元,相差近3倍,凸顯出我國“負債高成本、資産低收益”的嚴重失衡局面。從長期來看,美國債務海平面的繼續升高以及債務貨幣化導致的美元貶值,將讓中國真實購買力和主權財富面臨着較大的損失。
  當前,可以考慮在區分基礎性外儲(用於保障基本貿易支付和外匯資本流動)的基礎上,用外儲衝抵養老金隱性債務,形成社會保障基金。這並不意味着外匯儲備的消耗,只是相當於不同儲備方式上的一種轉換。
  事實上,養老基金大比例資産投資海外並不鮮見,除美國佔比相當高之外,其它發達國家如法國、加拿大、瑞士養老基金中海外資産的比重分別為33%、40%和37%,新西蘭、瑞典、澳大利亞分別達52%、59%和84%,挪威政府養老基金更是全部投資國外,給養老金更好的資産配置是國際的大趨勢。
  一種可行的方案是,可以考慮由財政部直接拿新發行的長期國債來購買外匯儲備,再劃轉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由其牽頭聯合其他金融機構,或單獨成立養老主權財富基金來進行全球範圍內的資産配置,做大做強中國養老資金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投分拆”能否成外儲管理體制改革新起點? 2011-11-18
過量外儲不妨多用於進口“外國製造” 2011-10-27
鉅額外儲是負擔更應是發展動力 2011-09-2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