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兩則與自主品牌相關的新聞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一是“上海”牌轎車進入工信部新車目錄,二是“紅旗”轎車將作為省部級幹部標配用車。工信部最新發布的第233批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目錄顯示:除了現有的榮威外,報有3個轎車型號的上海牌汽車也位列其中。上汽集團相關人士&&,“上海”牌確已列入上汽集團乘用車的新産品規劃,但目前處於規劃階段。上海牌轎車復出後可能走新能源車的綠色路線,面向公務車市場。另一則消息稱,相關部門已經簽發了政府採購新規,未來一汽生産的紅旗轎車將成為我國省部級領導的座駕。 “紅旗”轎車和“上海”牌轎車是中國汽車行業里程碑式的産品,也是一汽和上汽曾經的明星品牌,上世紀70年代,國內曾有“北紅旗、南上海”的説法,更是中國汽車工業從零開始、從無到有艱苦創業的結晶。但合資大潮開始後,中國車市漸成外資品牌縱橫馳騁的跑馬場,上海牌和紅旗牌卻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上海牌1991年停産退出歷史舞&。“紅旗”先後採用奧迪、豐田的技術,銷量也寥寥無幾。公務車市場的巨大蛋糕一直由一汽奧迪獨享。 2011年,面對政策優惠退出、合資品牌價格下探等考驗,自主品牌銷量整體下滑,遭遇了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嚴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11.22萬輛,同比下降2.56%,佔有率較上年同期下降3.37個百分點。多數自主品牌銷量都大幅回落。要求政策支持自主品牌的呼聲也再次響起,其中呼聲最大的是公務車採購自主品牌。 實際上,2011年初國務院就頒佈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規定黨政機關應配備使用國産汽車,對自主品牌和自主創新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實行政府優先採購。規定一般公務用車配備排氣量1.8升(含)以下、價格18萬元以內的轎車。但由於沒有明確採購自主品牌車的數量比例,因此難以得到真正執行。 分析認為,2009年國家頒佈的《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就提出,從2009年開始,各級政府和公共機構配備公務用車自主品牌所佔比例不得低於50%。但50%的標準並沒有明確是數量還是購車金額,也沒有給出操作、監督的具體細則,結果這一目標基本落空。與之相比,2011年的《辦法》顯得力度更小。 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曾&&,對於自主品牌採購,政府要有一個固定的量。自主品牌已經佔了全國汽車銷量的三分之一,政府採購應有三分之一向自主品牌傾斜,做不到三分之一,哪怕到20%也好,這樣才能有保證。如果只是泛泛而談,政府採購自主品牌的議案提得再多也沒用。有企業多次建議,明確自主品牌汽車的界定標準、政府採購自主品牌産品的明細及比例,並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以確保政府採購自主品牌不流於形式。但這些建議始終沒有落到實處。 近日,工信部也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傳達了中央關於對自主品牌的指示精神,建議從黨和國家高級領導幹部做起,帶頭乘坐國産自主品牌汽車。上海牌復出、紅旗將成為省部級幹部配車,顯示出2011年自主品牌整體下滑後,2012年國家將進一步支持自主品牌。 然而,有人士認為,如果倡導國家高級領導幹部帶頭乘坐國産自主品牌汽車,滿足相關採購需求的只有一汽紅旗和上汽“上海”轎車,其他自主品牌的車型都不能滿足。這實際上變相收窄了公車採購自主品牌的範圍。長城、吉利、比亞迪等車企的産品技術已經媲美合資品牌,尤其是沃爾沃被吉利收購後,更是自主陣營裏的首款豪華車品牌,理應受到政策支持。 近幾年的經驗表明,撐起市場半邊天需要所有自主品牌車企的合力。公車採購自主品牌的範圍再廣一點,條款再細一點,自主品牌的隊伍才能發展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