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奢侈品消費成為時尚……
2012-02-03   作者:姜泓冰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當英國牛津街、美國第五大道逐漸成為一些中國人挂在嘴邊隨意評點的名詞,當原本望之儼然的歐洲北美高檔百貨商店或名品專賣店紛紛配上刷銀聯卡的機器和講中文的售貨員,接待中國游客時——我們究竟是該自豪,還是該憂慮?
  世界奢侈品協會2月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龍年春節,中國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費同比增長近三成。在歐洲和港澳&地區的奢侈品消費總量中,中國人的消費額幾乎佔了2/3,在北美市場也佔了1/3。照此速度發展,前兩年有關人士預測的“中國將在2015年超過日本成為奢侈品消費的第一大國”時間表,只怕還要提前。
  中國30年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帶來了從國家到國民消費能力的大大提高。為購物成群結隊專程飛去倫敦、巴黎、紐約,奢侈品店舖和櫃&前擠擠挨挨搶貨、像買蘿蔔白菜般爽氣的中國消費者,向世界實實在在地演示了一把“中國式富裕”。面對這樣的消費群體,再傲慢挑剔的商人恐怕都會換上殷勤熱忱的表情,投入更多關注與研究。
  倉廩實知禮儀。當年過節都未必吃上肉的中國人,如今開始懂得欣賞和追求高品質、有設計、有文化含量的高檔生活用品,越來越懂得珍惜和享受美好的生活。與拉動了世界經濟發展一樣,他們的消費行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進程,更是一件值得自豪和慶賀的好事。
  據説日本人對奢侈品從狂熱追求到回歸理性經歷了20年時間。中國人要代謝掉原始積累過程中對於財富消費難以避免的“爆發戶心態”,或許也要這樣一個周期。眼下少數人奢侈品消費呈現的非理性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貴”、“標誌迷戀”傾向,無需過分擔心。
  但讓人憂慮和糾結的,則是透過瘋狂的奢侈品消費顯示出的畸形社會心理。我們追逐奢侈品的消費人群太過龐大和年輕。據説,與歐美相比,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年輕了10歲以上。原本該是少數富人、富二代關注的高檔消費品,如今卻是都市年輕一代人人皆知乃至崇拜的“大眾情人”。“寧可坐在寶馬車裏哭泣”的拜金宣言,一臉自得炫着名牌包、跑車的“郭美美”們頻頻被熱炒,月薪數千也“敗”數萬元的名包,都是過分沉迷於物欲現象的注腳。
  過去30年勤懇積累下的個人和社會財富,如何避免快速集中的奢侈品過度消費,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資本,是個大問題。往近一點説,我們需要更多有計劃的社會教育,而不是為了擴大消費而縱容奢欲、任其侵蝕天真心靈——畢竟,13億人口大部分未富裕,主流理想只是奔小康;往大一點説,未富先奢,過分迷戀奢侈品,正是當下人們信仰目標缺失、精神空虛的表徵。如果不能及早根治,那麼我們一有錢就亂花、盲目拜倒在海外奢侈品腳下的周期,還會更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入選“世界十大奢侈品牌”,茅&有錯嗎 2012-01-20
警惕奢侈品消費年輕化傾向 2011-12-29
本土奢侈品牌的國際夢 2011-11-1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