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三亞“宰客事件”鬧得沸沸颺颺,從中可以看出,發展旅游業不能盲目“掙快錢”,更要注重産業鏈條中的各個環節,實現全面提升。 我國有着豐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改革開放以來旅游業發展迅猛,近些年來我國旅游業硬體改善很大,於是不少地方和旅游業從業者便以為可以低投入、高産出、掙快錢。但旅游業和其他行業一樣,也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並不意味着一定會“微本萬利”。在旅游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應靜下心來,注重細節,使旅游業軟硬體同時提升。 首先應提升旅游業設施維護與管理水平。尤其要繼續提升供電、供水等配套設施保障水平,確保各項旅游設施正常運轉,確保文物保護單位不受破壞,對過山車、索道等設施經常檢修維護,確保游客人身財産安全。此外,對於三亞等季節性旅游地區而言,如何既保證旺季時有足夠的供應能力,又能減少淡季時的資源浪費,需要進一步探索。 其次需要加大力度規範旅游市場。旅游部門應加大執法整治力度,杜絕“零、負團費”、強迫購物、黑導游、黑車等欺客宰客行為,在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中擴大旅游購物、游客滿意度所佔的比重。在享受游客涌入所帶來的市場繁榮的同時,商家需要珍惜品牌,明碼標價、童叟無欺、誠信經營。物價、工商、質檢等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加強聯動、嚴格執法,根治旅游市場頑疾,規範市場秩序。 此外還要下大力氣加強旅游人文環境建設。游客對一個地方的感受是用腳來投票的,如果某地風景怡人,卻不文明不衞生不和諧,就很難留住游客的心。政府要注重引導旅游區居民形成熱情好客的社會風尚。同時應該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游客文明禮讓、愛護環境,盡量減少對當地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干擾,與當地居民友好相處,共同營造溫馨和諧的旅游環境。 當前我國旅游業面臨着旺盛的旅游需求和旅游産品供給不足的結構性矛盾,旅游市場秩序和服務質量與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較大差距。要促進旅游業健康有序發展,就應該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在每個環節上下功夫,努力實現産業的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