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年中國經濟趨勢與特徵 |
| 經濟能夠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從發展階段看,制度變革、要素投入、全球化、人口紅利所提供的長期增長動力都在衰減。預計今年經濟增長將回落到8.5%左右。[詳細] |
 |
| 劉利剛:2012中國經濟前低後高 |
| 2012年的中國經濟是否滑落至8%甚至以下的水平?我們不必過度悲觀。在結構性減稅、貨幣政策相對寬鬆以及新政治周期開啟的推動下,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在9%的水平上,整體經濟走勢將呈現“前低後高”的特性。[詳細] | |
 |
經濟發展的壓力和隱患 |
 |
|
 |
| 唐建偉:龍年中國經濟四大風險不容忽視 |
| 在經濟增速放緩將成必然的情形下,雖然政策適度寬鬆可使中國經濟在龍年避免“硬着陸”的風險,但從目前形勢分析,不能不高度關注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外部需求迅速萎縮、短期資本階段性流出、房地産價格大幅波動以及地方融資平台局部性違約等四大風險,以盡力提前防範。[詳細] |
 |
 |
李長安:抓住主要矛盾應對複雜經濟環境 |
| 如果不能糾正中國經濟內部“冷熱不均”的狀態,不從制度上解決經濟發展動力機制的失調,那麼在外因和內因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經濟患“重感冒”的幾率就會大大提升。[詳細] |
 |
| 林採宜:2012中國經濟或將“滯”“脹”並存 |
| 總體上看,經濟下滑、需求疲軟是2012年全球經濟的普遍趨勢,也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憂患。因此,需求拉動型的通脹因素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但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壓力依然存在。2012,對於中國經濟來説,或許是“滯”“脹”並存的一年。[詳細] | |
 |
中國經濟如何穩中求進 |
 |
|
 |
| 《經濟學家》雜誌社評:中國發展模式的轉換充滿挑戰 |
| 中國經濟要繼續前進,就必須從舊的生産模式轉向新的生産模式,但舊有生産模式的確為中國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就使得轉變過程充滿矛盾。為了實現更好的經濟發展,中國需要社會的安定。所以,平衡財富所得,讓人民能更好地支配個人收支,是中國政府面臨的重要問題。[詳細] |
 |
 |
韓曉東:“穩增長”需更多新手段 |
| 應對當前的經濟局面,需求側和供給側均存在調整餘地。首先,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均有繼續操作的空間;其次,要進一步研究促進“三駕馬車”平穩運行的政;再次,供給端的經濟政策不可忽視。[詳細] |
 |
| 林兆木:正確處理穩增長、調結構和深化改革的關係 |
| 根據國際國內形勢,中央確定2012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這既要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也要求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