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書苗尋租”折射民企尋利之難
2012-01-10   作者:楊國英  來源:國際金融報
 
【字號
  據《新京報》1月9日報道,晉商丁書苗自從認識劉志軍後,其資産從2008年初的4億元,飛升至2010年9月的45億元,兩年時間翻了10倍。
  追蹤丁書苗的從商之路,可以發現,其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主要依賴勤奮、精明做點小生意,丁書苗在生意場上真正成形做大,始於上世紀90年代之後。在此後的20年間,丁書苗先是投資運煤、販賣車皮,爾後更是轉戰北京、參與鐵路生意。此間,雖然丁書苗的生意愈發做大、投資領域逐漸拓寬,但其從商之道卻主要圍繞“尋租”二字。
  丁書苗雖已鋃鐺入獄,其背後靠山亦早已落馬受審,但是,之於當下民企而言,“丁書苗尋租”現象並未絕跡,而其背後的制度之缺和民企的難言之隱顯然更值得我們深思。
  這種制度之缺,既來自於對政府干預微觀經濟有效監管的缺失,更來自於相關行業的過於壟斷。而這種制度之缺,直接造成了當下民企相對尷尬的地位。
  對於歷史僅30多年的民企而言,其最好的成長環境,顯然是改革開放至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存量改革為主的時期,在這一期間,無數不名之輩登上了創業舞&,並迅速積累財富和自信。而當改革車輪駛至2000年後,這一階段是以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並行的時期,民企的成長環境雖不如上一時期,但空間依然較大、仍可緩慢前行。可是,當經濟改革進入已無存量可改、且增量改革步履維艱的近10年,在成本持續增加、外需陸續減少、且資源配置過於失衡之際,民企不得不無奈地進入艱難維生之路。
  當然,這種艱難並非針對所有民企。對於已經通過國企改制、轉型房地産等階段性暴利行業的民企來説,這反而是一個快速膨脹的好時期。除此之外,亦不排除極少數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能力過強的民企,仍然可以保持相對速度的成長。
  但是,之於絕大多數民企而言,此一階段的成長環境顯然已大不如前。一方面,近10年來,我國要素資源的成本日益提高,無論是原材料、人工,還是水費、電費等,均在高速攀升。另一方面,此一階段資源配置的壟斷性明顯增強,無論是信貸、土地、産業,還是補貼、定價等。
  如果説,在2008年之前,民企要素資源成本的大幅提高,尚可以通過中國加入WTO後所帶來的“全球化紅利”予以對衝。可是,當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後,隨着發達經濟體消費需求的大幅減少,中國民企發展的狀況亦已一日不如一日。
  在成本持續增加、外需陸續減少之窘境下,再遭遇資源配置的嚴重不均衡,顯然會令民企難以承受,這亦是2011年以來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民企倒閉潮”頻繁出現的根源。雖然,中國於2005年和2010年分別頒佈了“非公經濟36條”和“新非公經濟36”,但是,之於民企的實踐層面而言,新舊非公經濟36條僅是一道漂亮的玻璃門,民企“看得見,卻進不去”。更為嚴重的是,在本輪資源配置過於向央企(國企)傾斜之下,民企不僅陸續退出了煤炭、石油等資源性行業,而且在利率持續壟斷之下、在信貸資源配置過於失衡之下,大批民企最終不得不依賴高額的融資成本維持生存。
  以此而論,丁書苗的尋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國民企的尋利之難。在民企成長空間日趨收縮、而政府對微觀經濟干預的權力相對失控、以及央企(國企)對資源的壟斷能力過強時,大批民企屈服於權力、淪為央企(國企)附庸,並轉而利用權力尋租、分食央企(國企)的壟斷利益,本就是順理成章之事。而這其中,膽大如丁書苗、李薇、張榮坤者,必然會以身試法,企圖將尋租作為企業快速膨脹的捷徑。
  對於“違法尋租”的民營企業家,必須繩之以法。但是,與之相比,我們更應堵住尋租之門,亦即是説,必須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並徹底扭轉資源配置過於向央企(國企)傾斜的趨勢,從而給予民企相對公平的成長環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湖北一高科技民企獲國家電網1億元訂單 2011-12-27
陜西首家民企主體投資公司成立 2011-12-22
薩博申請破産 擊碎民企並購夢 2011-12-20
鋼鐵國企利潤率不及民企 2011-12-13
切實保障民企生存空間經濟才有健康未來 2011-12-0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