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偽造公文豈能“私了”
2011-12-30   作者:徐明軒(法律工作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湖南湘潭市“晶都公館”樓盤的開發商——原弘産房地産開發公司,用了一系列假政府文件,一路綠燈地辦下了竣工驗收備案證和房屋産權登記。更奇怪的是,在市規劃局發現公文係偽造時,卻沒有主動報警追究其偽造國家公文、印章的刑事責任,相反,開發商還遞交了一份《承諾書》稱:由假證産生的一切法律糾紛,與規劃局無關。(12月29日《中國青年報》)
  當地規劃局等部門在已經知道開發商造假公文的情況下,居然接受開發商的《承諾書》了事。偽造國家公文,還可以“私了”?
  需知道,刑法第402條明確規定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行政執法人員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情節嚴重的一樣構成犯罪。
  法學家貝卡利亞説:“刑罰的威懾力不在於嚴酷性,而在於其不可避免性。”——法律的威嚴不在於懲罰有多嚴厲,而在於違法者必然受到處罰,不能因為與執法者“關係好”、有背景,就可以逍遙法外。但是湘潭這個“最牛樓盤”的背後,卻存在太多説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不僅是行政機關對“假證”裝聾作啞;東窗事發一年多以後,在業主一再舉報下,今年8月警方才予以立案;但立案4個月了,並沒有人被拘捕,甚至開發商還在開發一個新樓盤……但有公安人員私下&&:“案子並不複雜,一天之內就可以告破,但沒有指示,這個案子破不了。”
  其中的玄機何在?湘潭市人大常委賀鬥虛向記者“點破”,本案並不簡單:“平常哪個企業到這些部門辦事,不是腿都跑斷了,多少麻煩和困難。為什麼出了造假的事後,大家都如此‘寬容’?”這背後可能的貓膩,也正是公眾所擔憂的。公眾痛恨無良商人,但更痛恨執法不公,以及可能的腐敗。
  既然事情已被曝光,不妨把開發商的前世今生、偽公文的來龍去脈、有關部門的半推半就,都放在太陽底下曬曬,上級紀檢監察機關應給公眾一個明確的交待:誰在幕後為偽造公文者壯膽、背書、掩飾?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合肥&&新規規範開發商"贈面積" 2011-12-23
開發商閒置土地未處置完畢前禁拿新地 2011-12-22
開發商斷腕求生 大房企逆勢擴張掀起並購潮 2011-12-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