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要徹查公民海外資産
2011-12-29   作者:和靜鈞(學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據《中國日報》報道,上周,美國國稅局公布了《海外賬戶稅務遵守法》(FATCA)部分實施細則,要求居住於美國的公民和持有美國綠卡的外國人需自覺申報海外資産,按規定納稅,否則將面臨罰款甚至監禁等處罰。
  稅在美國是個超級敏感的話題。前不久為是否延長工薪減稅法案,美國國會專事預算平衡的“超級委員會”一直未達成妥協。奧巴馬為徵收針對1%人群的“富人稅”,也碰到了難以想象的阻力。既然稅在美國是“碰不得”的政治話題,緣何“海外資産稅”卻氣勢越鬧越大呢?
  其實,這一次徹查海外資産之氣勢,來自於另外正當之處的公義。2010年奧巴馬簽署了美國《雇傭激勵恢復就業法案》,這一法案,本質就是“雇傭得減稅”,也就是説企業雇傭失業人員延長到一定期限的,可以享受政府減免稅或免交社保金。執行這一法案,政府至少要減少13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
  任何一部減稅法案,都得説明減稅的意義及減少掉的這一部分財政收入,要通過何種渠道補回來,否則光提雇傭減稅,難以通過國會的審查。奧巴馬的這一雇傭法中,促進就業而失去的財源,就安排在徵收海外資産稅中補回。奧巴馬簽署的“雇傭法”中有“徵收海外資産稅”的規定,並預計通過這一開源方法,補回180億美元的漏洞。也就是説,今天要開徵的海外資産稅,法源在2010年的“雇傭法”。
  一些觀察家以美國債&高築為由,指海外資産徵稅是開始向持有海外資産的公民和準移民“開刀”,這樣的解釋是偏頗的,完全忽略了美國減稅的財稅政策。
  在適當的地方減稅、又在適當的地方增稅,同時安排於一部法案中,不僅是立法的技巧,也反映了減增平衡預算之理念。念在美國與“稅”有關的法案難以通過,以這一手法快速獲得立法,不失為奧巴馬政府的一個高招。海外資産稅的徵收,也可能迎來資本的回流,光是這一項,也會令一直在推動就業率增長的奧巴馬政府笑逐顏開,誰都知道,投資擴大意味着就業增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劉洪視角]美國亂“貼標籤”小心傷及自身 2011-12-29
美國買家抓緊“抄底”歐洲銀行業 2011-12-28
[旭峰看美國]奧巴馬感慨機器搶走了就業崗位 2011-12-2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