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入市亟需多方合力完善政策
2011-12-22   作者:李允峰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日前&&,已就推動養老金、公積金等投資股市和有關部門進行了溝通,並在研究&&一攬子稅收優惠政策。該項被稱為中國版“401K”計劃,總規模可達4萬億元。
  美國“401K”計劃的成功經驗,讓國內資本市場對中國版“401K”計劃充滿期待。“401K”計劃是指養老金和企業年金進入股市,推動資本市場和養老體系的良性互動。國內的企業年金入市早已開始,如今有關方面建議把住房公積金也納入國內版的“401K”計劃,應該説是一種創新之舉。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合計4萬億元的投資總額如果進入股市,對股市而言,是能夠改變市場資金和股票供需關係的利好措施。
  據筆者了解,許多專家和學者對養老金、公積金入市不以為然,認為是對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的不負責任。持有這種觀點的專家學者最主要的依據是,因為國內A股市場過度重視融資、輕視分紅回報、新股發行體制存在不少問題。筆者認為,管理層推動中國版的“401K”計劃,並非僅僅是為拯救股市,而是從證券市場頂層設計的角度重新對股市進行定位,也是國內股市實現從注重融資階段到回報階段的華麗轉身。
  最近,證監會負責人&&,正研究加大鼓勵各類長期資金投資股市的政策措施。下一步將研究加大各類機構投資者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未來會引導風投、私募基金陽光規範運作。儘管鼓勵長期投資的策略還沒有&&,但從監管層最近一個時期整治股市頑疾的作風中能夠感受到股市將要發生轉變的種種跡象。證券市場中充滿投機氛圍的ST股票,最近一個時期出現集體跌停;鼓勵分紅政策從新發行的上市公司開始做起,分紅力度的加大預期非常明晰;打擊內幕交易的嚴厲程度儘管還不夠具有震懾力,但監管層顯然已看清內幕交易對市場的危害。一旦對股市癥結了解清楚之後,監管層開出有效藥方也會順理成章。
  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等長期資金的入市,最忌諱股市的非理性暴漲暴跌。國內股市的波動範圍高於海外市場,為穩定股市,應營造股市的財富效應。筆者建議適時推出平準基金,可以為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入市提供更為穩定的市場環境。設立平準基金,還可以提高政府針對證券市場的宏觀調控能力,這對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非常有意義。
  當前股市的確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帶給股市的是十年不漲的痛苦。但是應將視角的時間維度放大一些,未來十年證券市場要實現的是比融資更重要的功能,或許是為養老金、住房公積金、社保基金帶來財富效應。
  國內股市的財富效應對於多數投資者而言或許不堪回首,在這樣的現實背景情況下,部分投資者對中國版的“401K”計劃不樂觀也在情理之中。但諸多悲觀聲音之中,能否留一些期待給新政?筆者認為,社保基金在股市十年中實現了年均收益9.17%的好成績,這説明股市的財富效應對於長期資金而言依然存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戴相龍:支持地方養老金投資股市 2011-12-21
郭樹清建議養老金公積金投資股市 2011-12-16
養老金入市對股市影響有限 2011-09-2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