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需警惕“規模不經濟”
2011-12-16   作者:陳東海(學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不是擴大生産和營銷的規模,家電企業的重點要放在未來産品功能的設想、新産品的開發等創新方面。
  近日美的被爆出裁員50%的消息,雖然美的方面&&並未“有組織”、“有具體量化指標”地進行裁員。而從整個家電行業傳出的數據來看,全行業裁員的比例相當可觀。
  除了普遍性的裁員以外,家電業的業績也在2011年坐上了過山車。家用空調業上半年實現40%以上的行業增長率,但是7月開始出現出口下滑,10月內銷出口首次出現同步負增長,到11月內銷下降了23%,出口則下降了40%。
  家電業突然從頂峰回落,未來有出現失速的風險。之所以整個行業出現這種重大風險,原因在於之前對於未來經濟過於樂觀、對於製造業規模的過於追求、在於對於政策效應的把握性出現偏差、在於對於家電業寒冬必然到來的後知後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後,由於各國財政和金融上的救市政策,造成了短暫的刺激效應,中國出口出現大幅度恢復,誤導了家電業的方向性誤判。實際上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痼疾沒有得到任何解決,刺激政策之下的經濟復蘇基礎不穩固。而國內家電業這些年追求規模擴大,對於規模經濟的認識不夠深入,沒有意識到隨着製造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雖然單件産品分攤的固定成本降低,但是管理成本可能會快速上升、而且一旦投資失敗帶來的沉澱成本可能會越過臨界點,從而帶來規模不經濟。
  同時,還應看到,2009年以後家電業的擴張,與家電下鄉、家電補貼政策直接相關。這些補貼政策,極大地促進了這兩年的家電以舊換新。但是由於補貼政策將於2011年年底到期,家電業將從夏天直接進入冬天。
  實際上,中國家電業的冬天可能會很長。由於全球過度消費模式已經暴露出致命缺陷,未來不可持續這種模式,所以美國和歐洲的消費高峰在2008年後將面臨長期的回落。同時家電業也是一個不低碳的行業,在全球節能減排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家電的增長空間已經不樂觀。未來家電業原材料成本可能會下行,但是員工和營銷成本會逐漸攀高。因此這些因素都決定家電業的擴張必須慎重。
  還要看到,環境及其成本因素的變化,也可能導致企業規模經濟的邊界發生變化。未來電器的産品形式和功能可能變化較快(比如iPhone對於手機和上網的概念的顛覆),決定了某種電器産品可能難以保持長期的大規模生産,一旦出現革命性的變化,企業的沉澱成本就非常大,而且會經常發生沉澱成本。所以,製造業的規模經濟的邊界可能在未來會縮小,也就是企業在擴張時可能很快遇到規模不經濟。再比如,現代物流條件和網絡大發展,已經使得家電業營銷的規模經濟的邊界明顯縮小了。
  可以説,製造業尤其是家電行業需要慎對規模不經濟的問題,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不是擴大生産和營銷的規模,企業的重點要放在未來産品功能的設想、新産品的開發等創新方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家電行業旺季行情值得期待 2011-05-13
1-2月家電行業累計銷售産值增29.3% 2011-04-19
家電行業“十二五”規劃起草完成 2010-08-11
比亞迪進軍家電行業 2010-07-14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