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型國企不存在“誤讀”卻存在“誤為”
2011-12-14   作者:柏文學  來源:紅網
 
【字號
  12月12日,國資委相關部門負責人稱,“公益型國企”跟國資委提出的“具有公益性質的國有企業”並非同一概念。上述負責人&&,“有的行業産業集中度較高,但其中的壟斷因素並不&&其沒有公益性。”(12月13日《京華時報》)
  國企,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的企業。但國家是全民所有的,更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所以國企自然是全民所有的企業,是服務於全體人民公共利益的企業。對於全體國民來説,國企就是“公益型國企”。“具有公益性質的國有企業”也還是“公益型國企”。國企就是公益型的,並不存在誤讀。至於需要考慮盈利性的國企,所盈之利也當用於改善民生,充實國庫,依然是公益型的。如果國資委一定要強調區分“公益型國企”與“具有公益性質的國有企業”的不同,那不妨把現有國企分類裝到這兩個框子裏給公眾看看,看看國資委心目中純粹的“公益型國企”在哪。
  百姓沒有對“公益型國企”誤讀,“公益型國企”或“具有公益性質的國有企業”卻在“誤為”,越來越與“公益型”南轅北轍。國內燃油價大大高於國際油價,當被要求降價的時候鬧油荒,民企沒有燃油進口權,國企進口含硫量高的燃油導致國內排放更多的PM2.5,民營加油站找不到油而被迫關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行為都與公益型不沾邊。通訊費雙向收,通話費不肯以秒計費,國際長途電話費比國外高,上網費高而網速慢,公益型究竟何在?星羅棋佈的收費站,不知道算國企還是民企。列舉出那些強勢的行業,還真都是國企佔領的制高點。
  至於説真正的壟斷企業應同時具備地位壟斷、價格壟斷和利潤壟斷,而我國一些企業只是“産業集中度高”,這純粹是不成功的玩概念。從我國通訊、石油、電力、煤氣等“産業集中度高”的行業看,哪一行業的國企不“同時具備地位壟斷、價格壟斷和利潤壟斷”?發改委正對通訊行業的有關國企進行反壟斷調查,深得廣大人民的認同。事實上,國資委認為只是“産業集中度高”的國企,都需要進行反壟斷調查。國企的壟斷,比市場經濟自由競爭下民企的壟斷,對於大眾利益的掠奪,具有更強勢的力量。在國企分紅無影、利潤共享無蹤的情況下,國企無公益。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長許保利認為,公益性質國企應該是適度盈利而非暴利的企業,特別是企業的收入分配更應該公開透明。這非常正確。這正是由國家企業的全民所有之本質決定的。令人憤懣的是,相當多的國企不是適度盈利而是實實在在的暴利,收入分配一點兒也不公開透明。保利&&“當前有的企業員工薪酬確實偏高,收入分配亟須改進。”這“有的”説得太留有餘地了,“偏高”説得太客氣了。試問,有哪一家國企員工收入不比國民收入平均水平高很多?國企老總薪酬更是高處不勝寒,天價燈,天價煙,天價酒,天價宴,來自國企知多少!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