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3日,《人民日報》於頭版頭條刊文《如何看待房價走勢》。文中指出,目前房地産調控正處在關鍵時期,成果仍不穩固,遠沒到可以放鬆的時候。這是近期密集發布的樓市調控信號中的最新一個。 而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業已提出,要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並指出,要更加有預見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準確把握好調控的力度、節奏、重點,並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作出預調、微調。 12日到14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為明年的經濟工作指明前進的方向,這將為嚴重依賴政策調控的房地産市場,構築2012年的政策框架。中國房地産市場經過持續近兩年嚴厲的房地産調控,房價過快上漲的局面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2011年全國開工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務也已全面完成,房地産市場調控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預期成效。 但同時,也應認識到下半年我國所處的嚴峻的國內外的經濟環境。2011年下半年不斷升級的歐債危機以及全球資本市場處於動蕩不安之中,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隨着11月份國內重要經濟數據的發布,我國經濟增速已減緩,新出爐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各項指標顯示:新訂單指數下滑最厲害,庫存指數和進口指數上升。也就是説,現在國內消費很萎靡,出口也下降很快,工業生産、外貿出口、投資均有所下降,部分熱錢撤離中國,人民幣匯率近日也連續跌停,這些都給我們的進一步調控政策提出了新要求。 在嚴峻的內外宏觀經濟環境下,需要相應的靈活、有預見性的保增長的經濟政策&&,才能進一步“調結構”,進而“保民生”和促進社會穩定。就房市調控來講,我們需要明白,房地産行業對經濟增長和就業有着巨大影響,同時房地産具有資産屬性,與國內外資産價格波動&&緊密;房價對於宏觀的經濟政策、貨幣政策以及房地産調控政策有着敏銳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貫徹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精神,既要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不動搖,也要加強房地産政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這需要我們不斷審視現有的房地産調控的各項政策,不斷地進行微調。這樣才能更好地“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促穩定”。 目前我國的房地産調控政策,既有住建部的限購這類行政性政策,又有銀監會限貸等金融調控政策,還有國土、稅收、發改委等部門的各類政策。這些政策中,既有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的政策,也有我國多年的實踐經驗的總結,調控政策的對策性比較明顯。我們能看到,這些政策在各自發揮作用,而有些政策則由於特定的&&時期,表現出明顯的滯後性,與其他政策發生協調性問題。 從公共政策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缺少一個國家層面的房地産調控政策的框架。國家層面的房地産調控政策首先需要明確,我們房地産調控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為滿足社會各界的住房需求,還是為了調整經濟的結構?其次要包括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供選擇,各個政策工具在實施後的優缺點是什麼,以及各項政策的時效性如何。再次,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不同的經濟情景下,我們的房地産調控政策應如何進行自動微調,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界環境。 只有構築好這個國家層面的房地産政策框架,我們的各個部門在&&各自部門的房産地産調控政策時,才能具有一致的協調性,我們的房地産政策也才能更科學有效地達到各界期望的政策效果。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會為房地産市場下一步發展指明方向,也會為進一步的房地産調控政策提出更高要求。一個良好健康發展的房地産市場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必不可缺。我們期待,能有一個成熟的國家層面的房地産政策框架來指引我們的房地産行業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