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會改名嗎?
2011-12-08   作者:沈彬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蘋果公司在一場官司中輸了一審,這意味着它可能失去在中國內地的iPad商標權。官司是這樣:蘋果與英國IP公司起訴深圳唯冠公司,要求法院判iPad商標專用權歸其所有,並要求深圳唯冠支付索賠調查費、律師費400萬元。日前,深圳市中級法院一審駁回其訴起。
  原來,香港有家名叫唯冠國際的上市公司,在中國&&和深圳分別成立了分公司。2000年,&&唯冠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註冊了iPad商標。同年,深圳唯冠公司在中國內地註冊了iPad商標,當時蘋果公司還沒有推出iPad平板電腦。2009年,&&唯冠將其擁有的iPad全球商標權以3.5萬英鎊的價格轉讓給蘋果。與此可成對比的是,蘋果為買下中國公司漢王所持有的“i-Phone”商標,花了365萬美元。
  喬幫主英明一世,卻忽略了一個問題:中國內地的iPad商標,並不在&&唯冠手裏,而是在深圳唯冠手中。所以,如今蘋果的iPad在內地銷售,就可能侵犯深圳唯冠的iPad商標權,於是有了這場官司。深圳唯冠,曾是全球第四大平板顯示器製造商,但如今債&高築,幾乎沒什麼值錢的資産,只剩下iPad商標最值錢。一審勝利之後,深圳唯冠&&可能會反訴蘋果侵犯其iPad商標權,索賠100億元人民幣。好戲才剛剛開始。
  雖然國內知識産權(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商業秘密等)保護環境並不理想,國人的知識産權意識也不強,但也不必“妄自菲薄”,神化洋公司。很多時候,知識産權之爭只不過是商業競爭手段,談不上好人壞人。甚至不排除有些洋公司惡意搶注中國馳名商標的可能。比如,多年前西門子就在德國搶注了中國的馳名商標——海信,當時西門子對海信開出的轉讓價是4000萬歐元。要説明的是,海信是馳名商標,受相關國際公約保護,“惡意搶注”難以得到保護,這和深圳唯冠十年前在國內註冊iPad商標,不是一個問題。最終,西門子和海信達成和解,據稱商標轉讓價格不超過50萬歐元。
  其實,蘋果就經常通過知識産權官司打擊競爭對手。在中國的這個官司開打的同時,蘋果和三星、HTC等企業也正在十個國家打着20多場官司。如果官司勝訴,將有可能導致HTC、三星等運行Android系統的手機在全美禁止進口。
  看到蘋果依靠美國國內的知識産權法“蹂躪”對手,我們也希望中國的知識産權法為中國企業保駕護航。其實,早在今年4月,就有知識産權律師對蘋果的iPad商標權案&&不樂觀,因為中國內地的iPad商標就是深圳唯冠的,蘋果的訴訟請求難獲支持。一審判決結果印證了這一點。
  目前,深圳唯冠可能提出反訴。萬一蘋果在反訴中輸了官司,又不願出錢買下iPad商標,那麼在中國內地就真的不能賣iPad了。那也不妨改叫其他名字,比如叫iDad,或者iPaid,或者叫iDadPaid,反正這物什在中國很多時候就是老爹付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IPad”商標鬥法記 2011-12-08
第21章 iPad傳奇 2011-12-01
捷星航空率先提供iPad租賃服務 2011-11-11
光大銀行:開展iPhone、iPad客戶端推廣活動 2011-11-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