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治理欠薪提三點建議
2011-12-07   作者:晏揚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12月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等9部門聯合召開會議,要求各地確保元旦、春節前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會議要求,對於1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報酬爭議,當天立案並在7日內結案;對於人均涉案金額1000元以上的案件,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掛牌督辦。
  對於農民工來説,辛苦了一年,不管掙多掙少,最後能把錢揣進腰包回家過年,那就是最大的快樂。中央9部門聯合部署、聯合執法,顯示了治理欠薪的決心。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根治欠薪問題?當然有,其基本思路是變事後討薪為事先預防欠薪。就此,筆者提出如下三點建議,這些建議不是我憑空想出來的,而是根據一些地方行之有效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其一,建立工資按月支付制度。大家注意到,農民工被拖欠的工資,往往不是一兩個月的工資,而是半年甚至一年的工資。一些企業平時只給工人發放生活費,到年終時才結算工錢,這大大增加了欠薪的風險。為此,有關部門應作出明確規定,所有用人單位必須按月支付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加班加點工資等,堅決杜絕“平時只發生活費,年終結算工資”的違法行為,從而降低欠薪風險。
  其二,建立“欠薪保證金”制度。農民工工資被拖欠,有時候是老闆跑掉了,有時候是老闆沒錢支付工資。為此,在企業登記註冊時,或在某個工地開工之前,應當根據註冊資金和用工規模向政府部門繳納一定的“欠薪保證金”,如果該企業出現拖欠工人工資情況,政府部門先責令該企業支付,企業無力支付的,由政府部門動用“欠薪保證金”支付工人工資。這樣,即使企業破産,即使老闆跑掉,也不會影響工人領到屬於自己的報酬。
  其三,建立“應急周轉金”制度。農民工工資被拖欠,有時是因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有的欠薪企業甚至沒有進行工商登記,情況較為複雜。為了確保每名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政府應在“欠薪保證金”之外建立“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應急周轉金”應由財政支出,當工人工資被拖欠時,如果其他方式仍無法解決,政府部門則動用“應急周轉金”先行墊付工人工資,然後由有關部門通過執法或由法院通過拍賣向欠薪企業追回工資。説到底,“應急周轉金”制度是一種兜底的制度,是最後一條防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青海治理24種串通投標違規行為 2011-12-01
治理停車亂收費我們還需學什麼 2011-11-29
石家莊市專項治理大氣污染 2011-11-2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