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準率下調釋放三重信號
2011-12-02   作者:蔡恩澤(晶蘇傳媒首席分析師,財經媒體專欄作家)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此番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時間點早於預期,表現了政策的靈活性,意味甚濃。它釋放出增強流動性、致力保增長、宏觀微調前奏三重信號。
  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10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餘額81.68萬億元,同比增長12.9%,狹義貨幣(M1)餘額27.66萬億元,同比增長8.4%,貨幣供應量的同比增速均處於近年來的低點。而流入中國的熱錢正在“外逃”,第三季度增加的外匯儲備規模較第二季度減少了509億美元。此時下調準備金率,有利於緩解銀行流動性壓力,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按照央行數據,10月末,我國金融人民幣存款餘額為79.21萬億元,以此估算,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所釋放的資金約為3960億元。
  這筆錢可用來扶持亟待輸血的中小企業,特別是符合國家産業調整方向的企業,比如高科技新興産業、增加就業面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等,而對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企業以及房地産企業則繼續實行限貸政策。
  在過去的兩年中,為了應對通脹,央行12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並將其推上了21.5%的歷史高位。這對抑制通脹起到一定的作用,見到了成效。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經濟下行的風險。今年前三季GDP增速依次遞減,國際銀行日前公布的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創出32個月以來最低,折射出中國經濟下行風險正在加大。在外需不穩、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通脹壓力趨弱的關鍵節點上,下調準備金率釋放出保增長的信號,這對阻止經濟過快下滑無疑有積極作用。接下來,推動生産要素價格改革,結構性減稅都將成為政策選項。想來這應是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
  事實上,中央一直要求執行財政貨幣政策要有保有壓,有所傾斜、有所抑制。在物價下行,通脹壓力減弱、經濟減緩的背景下,市場預期內的政策微調已經開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貨幣政策仍將有放鬆的空間。相對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有利於中國經濟在未來兩個季度實現“軟着陸”。不過,這種調整不等於要改變宏觀政策表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存準率3年來首降 政策轉向言之尚早 2011-12-01
存準率近三年首降 外匯佔款意外負增長成誘因 2011-12-01
三年來首次下調存準率 釋放寬鬆信號 2011-12-01
下調存準率釋放寬鬆信號 2011-12-0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