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正處在行業蛻變的歷史關口上
2011-12-01   作者:楊帆(方正資本控股公司金融研究院 研究員)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對於信託業,2011年無疑是具有非同尋常意義的一年。穩健貨幣政策以及新一輪加息周期的確立,使得支撐信託公司盈利的傳統業務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杠桿化經營時代,信託業已無法像過去一樣單純依靠貸款類銀信合作或房地産信託的規模擴張來安享收益,信託公司正面臨自有資本匱乏而急需補充凈資本的窘境。與此同時,隨着《關於規範信託産品營銷有關問題的通知》的徵求意見稿的下發,信託營銷元年啟動,又將對信託公司今後的業務發展産生重大的影響。
  幾年來,監管部門對銀信合作業務&&實施了多項政策規章,對信貸類銀信合作理財産品設定了若干規範措施,目的是使信貸類銀信合作産品規模自然回落。但商業銀行在信貸規模被嚴格管控的背景下,仍有很強的信貸投放衝動,表外信貸爆發式增長的勢頭,也使得上述政策效果並不明顯。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銀信合作業務餘額為1.67萬億元,與年初比變化不大。
  銀信合作業務對於信託公司來説是“通道”類業務,但由於規模可以很容易做到很大,所以“薄利多銷”,對於部分規模很大的信託公司來説,銀信合作業務的利潤佔比可能會較高。但是,傳統的銀信合作,只是信託業在緊縮貨幣政策條件下的謀生之路而已,儘管現階段可採用諸如“資産收益權”等形式來規避政策風險,但如果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這種通過合作條件的變化尋求符合政策要求的新模式,恐怕也會失去繼續發展的空間。因此,在《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的約束下,信託公司必須降低對通道類業務的依賴,增強凈資本的使用效率,進一步強化資産管理水平,轉變業務模式。
  在2009與201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國房地産市場一片繁榮。作為房地産開發商的融資通道之一,許多信託公司也大大受益。但自國家對房地産行業實行大範圍的調控以來,信託公司和房地産信託産品都受到了監管部門的重點關注。今年上半年,銀行信貸緊縮使得房地産商融資渠道被“截斷”後,房地産商渴求資金的慾望越發強烈。據不完全統計,三季度投向房地産領域的新增信託資金累計達3216.67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2864億元的發行總量。伴隨着發行量的不斷增加,監管層多次暗示信託公司暫停房地産信託産品銷售,同時作出多次口頭警告。因此,三季度房地産信託已出現環比下降趨勢。在當前的宏觀形勢下,房地産信託走弱已是大勢所趨。
  一度,高回報的礦産能源信託被認為是能代房地産業務的成熟業務,然而,高風險卻成了制約礦産資源類信託産品發展的主要瓶頸。今年上半年,共有12家信託公司參與發行了34款礦産資源類信託産品,發行規模達74.98億元,平均年化收益率9.19%。收益率可以與房地産信託媲美,而宏觀政策對此類産品沒有限制的背景下,礦産資源類信託的規模卻僅為74億元,可以推論,風險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原因。在當前的政策、金融環境下,礦産資源類信託的風險基本集中在礦産資源領域自身。按照礦産資源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其他類信託風險相比較,該類信託的風險在探測開採、生産運輸、宏觀調控等環節均存在風險。除此之外,礦産能源企業的現金流難以控制,也是這類信託業務所面臨的主要非系統性風險。因此,礦産能源信託産品也很難大規模設計和發行。
  現階段,票據貼現信託業務也是被眾多信託公司青睞的業務之一。對於信託公司而言,只要通過銀行驗證票據的真實性,就可以規避這類業務的風險,同時獲得穩定的收益。但在今年6月銀監會發出了《關於切實加強票據業務監管的通知》後,這類業務就開始受到約束,把這類業務作為信託公司長期的贏利點,缺乏足夠的政策支持。與此同時,鋻於信託公司證券賬戶開戶、PE退出等問題尚未得到真正解決,信託公司難以依靠此類業務實現大發展。
  截至今年三季度,信託業管理的資産規模超過4萬億。可這並不是一件能讓人拍手稱快的好事。在依託銀信合作和房地産信託獲得高速發展的背後,是信託行業整體産品創新能力下降的事實,而缺乏真正的資産管理能力,正是信託業高速發展的硬傷。在《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和《關於規範信託産品營銷有關問題的通知》&&以後,信託公司正在致力開發諸如類基金型的産品,以此轉變自身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當然,這個轉變,有個大力提高自身資産管理能力的前提。
  如果説,2011年是信託公司探索新業務的一年,那麼,在資金成本杠桿化、行業監管環境逐漸增強的背景下,2012年將是信託公司轉型的元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票據類信託理財升溫 産品不保本 2011-11-17
宋衛平:信託“未下眉頭” 破産“又成話頭” 2011-11-11
藝術品信託基金“爆炸式”增長 2011-11-04
青睞信託産品 富豪投資趨短避長 2011-11-03
藝術品信託基金髮行41億 産品期限過短 2011-11-0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