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房地産市場下行趨勢的確定,地方政府也開始對政策尋求微調的可能。11月25日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與市地方稅務局共同&&該市享受優惠政策普通商品住房的新標準。 根據其&&的具體措施,對於具備買房資格的居民而言,將省下近十萬元的契稅。但是,市場目前並沒有出現此前那種大幅交易的現象,正如北京市相關部門所説,這與房地産調控沒有必然的&&。不過後續市場交易增加將是肯定的,而且隨着限購令的逐步解除,無疑對目前的房地産調控將形成巨大衝擊。所以,在當前房價下行趨勢剛剛確定的時候,還是值得注意的。 實際上,近期不少地方都開始在&&相應的政策以緩解房地産過度下行的風險。比如杭州經濟開發區近期就正式啟動《2011年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安居工程補助實施細則》(暫行)。根據
《細則》內容,開發區財政安排企業員工安居補助專項資金1億元,用於建立租房補助和購房補助機制。 可以看到,此次兩地&&的政策與以往直接放鬆限購等救市政策不同的是,他們都是從補貼租房和購房者方面入手,也就是説通過補貼消費者來推動市場保持相對的穩定,因此,容易獲得廣大具有購房需求人士的歡迎。但是這些政策的&&最終的目的實際上還是為緩解目前房地産市場泡沫一下子破滅帶來的衝擊。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李稻葵認為,未來兩三年,房價上漲不可能,但房價下跌不會超過15%。而財經評論人牛刀則指出,中國房地産是一個充滿掠奪、壟斷、欺詐、暴利和暴力的五毒俱全的病人,無法救治,唯一的辦法,就是下調房價,讓一切泡沫自行破滅,回歸常態。盛世與否,取決於房價是否下降50%。 顯然,目前對於房價問題引發的社會問題,一直存在着巨大爭議。客觀地説,就目前而言,房地産調控應該堅持下去,但是作為宏觀調控政策,它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發改委此前明確要最終實現整體經濟結構性的轉型。因此,房價暴跌顯然不是房地産調控的目標,控制房價上漲、保持房地産穩定應是更重要的政策目標。 雖然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房價下跌50%,銀行能扛住。但這只是靜態考慮了銀行的風險,而沒有考慮更多的問題。房地産行業牽一髮而動全身,與上下游的&&殊為緊密,即使房地産貸款覆蓋率充足,房價下跌所帶來的降杠桿效應,以及對房地産上下游的衝擊,也將令商業銀行承壓。 所以,目前而言,對於房地産調控,我們需要有一個理性認識,而對於地方政府的各種微調,決策層應該發出一個明確的戰略意圖,暴漲暴跌都不是當前市場所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