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貨幣政策全面放鬆大錯特錯
2011-11-28   作者:盛剛  來源:大眾日報
 
【字號

  上周一的央行數據顯示,10月外匯佔款出現負增長,這還是近4年來的第一次;11月23日發布的11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也創32個月來的低位。與此同時,政府高層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對世界經濟出現長期衰退的擔憂。也因此,政策放鬆拐點將至的聲音漸起。
  11月滙豐PMI初值僅為48%,儘管是初值而非定值,比10月下滑3個百分點也可能有偶然性,但還是無法忽視,眼下國內需求不足和歐美經濟的疲弱都在放大着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比如,10月份全國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滑11.6%,這一領先指標預示着房地産投資和建築材料需求將出現下滑。又如,截至11月2日,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累計突破3萬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然為負。中國出口增速已經連續3個月下降。出口不振,人民幣升值以及訂單減少使三季度出口下滑趨勢非常明顯。
  世界經濟或陷入長期低迷已成共識。用王岐山副總理的話説:“不確定之中可以確定的是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世界經濟衰退將長期化。”對中國來説,外部需求回落將成為下一步經濟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若內外部需求同時回落,造成的後果可想而知。10月滙豐PMI高達51%曾讓人為之一振,於今看來,這短暫的的擴張更多是階段性的。已&&微調政策的保增長效果還有待於進一步觀察。
  10月外匯佔款餘額的初步數為25.5萬億元,較9月末餘額下降248.9億元。這是近4年來當月新增外匯佔款首次出現負增長。眾所周知,為了應對熱錢對衝增量的外匯佔款,去年以來,央行12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過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在控制流動性、抑制通脹的同時,也使得貨幣供應量驟減,特別是令中小企業陷入資金困境。10月末,M1同比增長8.4%,連續22個月下降;M2同比增長12.9%,創出10多年來新低。目前外匯佔款出現負增長,顯示熱錢出現撤離跡象,這不僅降低了貨幣對衝的壓力,還意味着基礎貨幣存量減少,表明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空間大增。雖然,單月外匯佔款變動還説明不了什麼,但一旦外匯佔款變化具有趨勢性,存款準備金率的變動就在情理中,順理成章,人們期待我國貨幣政策會迎來新的變化。
  仿佛就是為此提供佐證,11月25日起,浙江省6家農村合作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從16.5%恢復到16%。這些銀行存準率向正常水準的恢復,很難説就是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而且,這種調整的總體影響也很小,但這畢竟是央行去年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來,首次向下實施調整,具有象徵意義。甚至有人預言,宏觀調控政策的拐點正在逼近。
  無疑,隨着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特別是通脹壓力的減緩,貨幣政策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但説政策拐點來臨恐怕還是早了點,由此而期待貨幣政策的全面放鬆更是大錯特錯。已有的舉措以及有可能出現的存款準備金率下調,若看作定向寬鬆政策的組成部分可能更為準確。畢竟,導致我國經濟趨緩的原因很複雜,既有世界經濟不振、外需疲軟的影響,也是宏觀調控的結果,還有國內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成本提升、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型壓力加大的制約。而以前那種投資驅動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已被證明是不可持續的。因此,即便為了保增長,在今後的政策調整中,也不會再搞信貸爆發式增長的大規模放鬆,即使存款準備金率需要逐步下調,調整幅度也應以貨幣供應量的增速回歸到與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相適應為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