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産業發展亟需金融支持
2011-11-24   作者:夏志琼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指導思想、重要方針、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在新的要求下,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金融部門,如何充分發揮金融業支持文化産業的杠桿助推作用,值得金融部門認真思考。
  目前看來,金融資本進入文化産業還存在不少障礙。問題在於:我國文化産業的經營格局以中小文化企業為主,集中度不高,企業規模小而分散,經營能力和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加上不少企業信息不夠透明,銀行難以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進行有效監督;文化産業領域的投資周期較長,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金融機構普遍對文化産業的商業價值和綜合效益難以把握,缺乏針對文化企業知識産權、版權、收費權進行質押的金融産品,對文化企業的內部信用評級、貸款條件設定缺少差異化處理;知識産權抵質押登記、託管制度不完善,保險介入不深,發達的多元化融資市場和風險投資引進平台缺乏。
  由此可見,提高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能力,實施金融再造工程,推進文化建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培育合格融資主體。要加強經營性文化單位改制改革,明確資産屬性及債權債務關係,理順內部經營機制,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和財務制度。要通過整合文化資源,推動企業兼併重組,加速文化産業集聚,培育一批有規模、有競爭力、有特色的文化産業基地和園區。要在政策許可的範圍內,進一步放寬文化産業市場准入條件,引導中小文化企業規範內部管理,明晰商業和盈利模式。
  健全文化産業融資保障體系。有關部門應抓緊制定和完善規範專利權、版權等無形資産評估、質押、登記、流轉和託管的管理辦法,培育流轉市場,突破文化産業融資難的基礎性制度障礙。積極與有關商業銀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促進銀企合作,並通過組織洽談會、推介會等形式,構建文化産業項目融資平台。建立文化産業發展基金,為文化産業信貸擔保、貸款貼息、技術創新補貼等。建立知識産權專利評估機構,為銀行信貸、無形資産入股與轉讓等提供專業諮詢,促進無形資産融資變現。加大文化産業保險介入力度,進行文化産業貸款信用保險嘗試,降低文化産業項目運作風險,轉移信貸風險。
  創新信貸産品和服務方式。金融機構要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文化産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站在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高度,加大對文化産業的支持力度。對主營業務突出、盈利能力強、信用記錄好的産業集團,通過實施快速審批機制對其重點項目建設在貸款利率、用款計劃等方面給予優惠和優先;對無形資産佔比較大的文化企業和項目,如專利、版權、著作權等投資項目價值的權重,通過對企業信用、未來成長性等非財務因素考察,有效劃分文化企業信用等級,探索知識産權、藝術品、影視製作權等無形資産質押方式,對有市場前景的文化産業投資項目,適當擴大項目融資、銀團貸款等産品使用範圍;對農村文化企業,積極拓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聯保貸款的覆蓋範圍,推動農村地區文化産業金融服務創新。
  注意規避文化産業信貸風險。根據文化企業的特點和資金需求,制定文化産業金融服務的規劃和相應的信貸管理制度,明確文化産業信貸准入政策、操作程序和管理措施,完善利率定價機制,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利率,規避文化産業信貸風險。
  文化産業市場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導向加以指引,又需要文化企業自身探索市場化運作規律,更需要加強金融對文化的融合和支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財政部:加大對文化産業扶持力度 2011-11-15
“去房地産化”助力文化産業漸入佳境 2011-11-11
文化産業股成長性值得期待 2011-11-09
兩部委有望共推海洋文化産業 2011-10-31
文化産業黃金發展期的“創富指針” 2011-10-2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