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做廣告“標王”效益難料
2011-11-18   作者:陳東海(上海,學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離開“茅&”二字,即使是茅&集團出産,其子産品的歷史積澱文化也難以快速形成。而如果在子品牌上強行挂靠“茅&”二字,則可能損害茅&自身的品牌價值。
  近日,在CCTV一年一度的黃金時段廣告招標會上,白酒企業再次吸引眾多眼球。茅&、五糧液、劍南春等國內知名白酒品牌劍拔弩張,爭搶激烈。最終茅&集團斥資4.43億元人民幣,擊敗各路好手,一舉奪得2012年CCTV黃金時段廣告招商的“標王”。
  一些專家認為,茅&集團大手筆奪魁,以及眾白酒品牌爭搶得如此頭破血流,其中大有深意,原因在於它們志在爭搶、鞏固和擴大自己在高端白酒行業的地位,同時,也為爭搶次高端白酒的市場做必要的營銷準備。
  如果是這樣,茅&集團以遠超過標底的溢價爭奪標王,意義上是不值得的,因為茅&的品牌形象已為公眾廣泛熟知,茅&酒在國內極端被熱捧,其銷量也不是靠廣告推廣出來的,所以花鉅資做形象廣告屬於多此一舉。
  更重要的,茅&如果是為了爭搶次高端白酒的市場做必要的營銷準備,考慮到其成本和收益,其效益上不一定划算。由於茅&受到産能限制,在有限時間內擴大規模和效益是不可能的,所以茅&集團寄希望於次高端白酒市場,意圖通過以高昂的廣告費,為其旗下新建立的子品牌擴大消費市場。
  但現狀是,在中國的次高端和中端白酒市場上,早已匯聚了一大批著名品牌。在高端市場上有老八大名酒,比如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酒等等,在中端市場上,有西鳳、杜康、董酒等一大批。茅&集團要想從這些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中為其子品牌開闢一條道路,難度較大。
  因為國人對於高端和次高端、中端白酒的評判,雖然有對於醬香、濃香、清香、米香等十多種香型和口感的偏愛,但更多是出於一種文化的消費,即酒文化。上述的每一種酒,都有獨特的、不可短期內製造出來的歷史積澱文化。如茅&有百年的海外獲獎歷史、瀘州老窖有數百年的窖池、杜康有號稱是酒類創始人的名號,等等。沒有這些東西,僅靠廣告狂轟亂炸,最多只是短期刺激一點銷量。CCTV在十幾年前曾有一些白酒的標王,短期內銷量大增,但是最終都沒有能穩住市場。
  所以,離開“茅&”二字,即使是茅&集團出産,其子産品的歷史積澱文化無法與上述諸多白酒拼比。如果在子品牌上強行挂靠“茅&”二字,則既不會得到國人認同,還會損害茅&自身的品牌價值。“Mercedes Benz”(奔馳)和“BMW”(寶馬)都是車類市場的頂尖品牌,但是在其擴展微型車市場時,並未挂上“奔馳”和“寶馬”的標記,怕的就是損害奔馳和寶馬品牌的價值,會讓喜好豪華車的人拋棄這一品牌。奔馳和寶馬在微型車上的做法,值得茅&集團深思。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白酒漲勢不減 飛天茅&價2000 2011-10-17
經銷商稱茅&因提價滯銷 2011-10-13
袁仁國接任貴州茅&集團董事長 2011-10-12
1箱老茅&20年暴漲625倍 2011-10-08
控茅&漲價 此“委”勝彼“委” 2011-09-2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