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住自由的手才不敢亂花錢
2011-11-17   作者:李光東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亂花錢、沒效率,是一些政府部門花納稅人錢時的兩大毛病。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錢花得自由,沒什麼拘束,想不大手大腳都難。
  看著一些部門一些人花錢如流水,公眾想著心裏痛,卻沒什麼轍。終於,這轍來了。據報道,北京各級部門將建立預算績效跟蹤機制,對那些亂花錢的甚至將取消新預算。更重要的是,引入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監督。如此一來,想亂花錢,恐怕沒那麼容易了。
  從制度設計上看,對政府花錢勤儉節約、提高績效,有一套較為科學、規範的制度保障。通俗地説就是,這錢該不該花、怎麼花的、花得如何,都得有説法。具體説就是要花錢先論證、花錢過程要公示、胡亂花錢要問責等,這樣就堵住了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漏洞。
  也許問題難就難在執行層面對這股強勁管束力道的強勁卸載。很多事情,由於在實踐中受到諸多因素制約,導致制度在執行中走樣,一個好端端的制度最後就淪為虛設。這樣的教訓已經十分深刻,也比較常見,值得汲取。
  比如,對申報項目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論證。現實中,我們見過很多論證,其實都是走過場,做做樣子而已。原因就在於,無論參與論證的專家還是官員,總奈不過權力和人情面子。所以,要確保論證的科學性公正性,就需要配套制度,比如專家、官員隨機抽樣,同時匿名等。雖然很難絕對做到,但總能力求論證得公正公平一點。
  對錢花得不當的將問責,問題的難點在於主管部門能不能賞罰分明,別領導之間一勾兌,最後就什麼責也不問,只是在數據上重新調整一下而已。每一筆款項對應一個績效評價,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這很有點科學管理的味道,其難點則在於具體評價指標的確定是否科學合理,評價結果的效力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
  在公示環節,公示理念喊了這麼多年,公示制度常常被解構也是不爭的事實。在哪公示,如何公示,如果沒有做出規約,公示同樣會成為一場沒有公眾參與的自娛自樂。因此,政府部門花錢的公示平台,應該是便於公眾廣泛參與的大眾平台,公示的內容應當讓人看得懂,看得明白。説白了,就是錢具體花到哪兒了,得報個明細賬。就如同尋常百姓家庭每月開支,是買肉了還是買衣服了一筆一筆説清楚。
  但是,無論如何,北京邁出了可貴的一步。既是要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就不妨下定決心把它做好。從其他各個方面來説,政府部門只有自我加壓、自我約束、嚴於律己,才能取信於民,最終百姓才會相信,把公共的錢財物事託付給政府部門,放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強制企業社保不可忽視政府責任 2011-11-17
別驚詫於地溝油流入政府食堂 2011-11-17
“專供政府採購”是潛規則生的怪蛋 2011-11-17
日本政府施壓 央行抑制日元升值 2011-11-16
政府與市場皆不可揚短避長 2011-11-1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