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整與民工工資
2011-11-17   作者:楊紅旭(房地産研究人士)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楊紅旭

  11月14日,杭州市召開防範和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工作會議,有關部門提醒,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初,防範處置企業欠薪工作的形勢更加嚴峻和複雜,首當其衝的原因是:國家對房地産市場調控措施未見放鬆,銀根緊縮,導致各類建築施工企業、房地産企業等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非常容易出現拖欠工人工資的連鎖影響。
  上述提醒絕非杞人憂天。今年以來,全國房市場持續降溫,房地産開發企業資金鏈越繃越緊。當前,社會上的一種輿論是:房價必須大跌,開發商死掉活該!我國部分城市的房價水平確實偏高,也確應如總理所言:回歸理性。但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和願望,都不能否認一個事實:房地産業影響大。
  如果到了年底,房價果真下跌三至五成,開發商果真倒閉一大批,那麼包括杭州市政府在內的諸多地方政府,都將會為眾多“農民工討薪事件”而頭大。因為,房地産開發業是建築業最重要、最直接的“衣食父母”。2009年,我國房地産開發企業從業人員為195萬人,建築業(按總承包)從業人員3673萬人,若加上所有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那就更多了。
  從中期來看,房地産開發活動低迷後,建築業的景氣度也會降溫。短期來看,當房市低迷後,即便建築活動尚未明顯趨弱,但開發商資金吃緊,甚至倒閉,必然會拖欠建築施工企業費用,進而導致後者拖欠農民工工資。
  其實,即便是在正常市場情況下,施工企業也須墊資幹活,更何況當前市場低迷時期。在房地産開發的産業鏈上,依照行業地位排序,地方政府是“大爺”,開發商是“二爺”,建築商是“兒子”,農民工是“孫子”。近幾年,由於國家對於農民工工資問題非常重視,逼使地方政府也害怕農民工群體性的“討薪事件”,一旦被媒體炒作,則地方政府有時也會恨不得向農民工“叫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説明,我國已出現“劉易斯拐點”,勞動力充裕時代一去不返,每個農民工都是“寶”。
  然而,市場經濟和商業游戲是殘酷的,當開發商資金鏈緊張到“老闆跑路”的程度時,在企業與老闆眼中,農民工的工資算個“鳥”?因此,杭州市政府提前預警,並佈置工作,還是有先見之明的。
  以前一直有種説法:房地産綁架了中國經濟。雖然沒這麼誇張,但房地産業對於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力,確實不容小覷。1998年房地産行業的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4.16%,2007年超過了5%,近幾年一直在5%上下波動。按2009年數據,房地産行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69%,在各行業中排名第八。
  雖然房地産業的排名並不算靠前,但沒有哪個行業具有房地産業的高關聯度。房地産業産前、産中、産後帶動的相關産業多達50多個産業部門、幾百種産品和服務。近十年來,在經濟10%左右的增長率中,房地産業及其所帶動的貢獻率約佔2個百分點。
  自從今年1月“新國八條”&&以來,全國房地産市場成交持續低迷,“金九銀十”夢斷之後,房價也開始下拐。隨着樓市的低迷,鋼材、水泥、裝修裝潢、家居等相關行業,也受到顯著影響。因此,房價應該回歸合理水平,但不宜以短時間內大跌的形式,來完成調整。否則,房地産業的深寒,將會波及諸多行業,不僅具體到農民工的討薪,還將宏觀到經濟增長。慎之,慎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樓市買方市場逐步到來 2011-11-15
樓市成交漸入寒冬 買方市場逐步到來 2011-11-15
樓市的冬天和媒體間的PK 2011-11-15
降價加速蔓延令樓市“入冬” 2011-11-15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