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合格率為何難換公眾滿意率
2011-11-15   作者:劉俐琨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日前&&,目前,中國有12萬多家的食品生産企業獲得了食品生産許可證,而中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口食品在國外的檢測合格率也在90%以上,整體水平持續穩定提高。
  連續幾年了,食品合格率都維持在九成以上,這樣的數據的確很華麗,按理説,廣大消費者應該心滿意足了,但事實並非如此,輿論對這一數據的態度不是欣喜,而是一臉的不屑和質疑。官方公布的食品合格率難以換來公眾的滿意率,輿論並不買賬,為何?原因大抵有四:
  一是抽檢食品的範圍狹隘。質檢部門只着重抽檢了證照齊全的正規企業生産的食品,而忽視了對一些缺證少照的欠正規食品生産企業或食品小作坊、小攤販的抽檢。平心而論,後面這些食品生産單位不僅存在,而且數量相當龐大,消費者每天消耗的食品中有相當比例來自這些生産單位,而這些欠規範單位生産的食品合格率要明顯低於正規企業生産的食品,食品安全風險很高,質檢部門公布的食品合格率中一旦忽略了這一部分,顯然就缺少足夠的説服力。
  二是質檢部門只負責監管食品生産環節,而食品安全還要涉及餐飲、流通、農産品生産(由農業、畜牧等部門負責監管)等環節,從目前的形勢看,餐飲以及農産品生産等環節暴露出很多食品安全問題,廣為詬病,這些環節的食品合格率又是多少呢?能達到九成嗎?食品的合格率應該是一個涵蓋整個食品環節的合格率,公眾需要的也是這樣的食品綜合合格率。
  三是食品抽檢標準陳舊。《食品安全法》&&後,有關部門還沒有完成對食品安全標準的一攬子整合規範,有不少食品安全標準實際上已經過時了、落伍了,不能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食品安全需求。譬如,我們可以感官判斷地溝油或潲水油是不合格食品,但是依據現在的檢測標準並不能有效地甄別地溝油、潲水油,衞生部門還在徵集檢測方法;還有一些或可存在的有害物質,並不在當前的食品檢測範圍之內,即便食品中含有這些物質,如果沒有引發食品安全事故,也不會被檢測出來,實質有害的食品當然就被列為了合格的食品。建立在落伍的食品檢驗標準基礎之上的食品合格率也必然是一個落伍的合格率。
  四是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頻發,讓民眾對食品安全有了一種整體的、被放大的不信任感。這種情緒,也或多或少地拉開了食品合格率與民眾滿意度之間的差距。
  官方公布的食品合格率和民眾的滿意度之間還存在差距,這種差距對於監管部門而言是一種無形的壓力。監管部門必須要正視差距,找準原因,對症下藥,積極應對,進一步擴大食品抽檢範圍,建立健全科學的、與時俱進的食品檢測標準,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引導經營者自律,讓食品安全成為常態。如此,食品合格率與民眾的滿意度才會逐漸縮小差距,直至吻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食品價格環比下跌 CPI漲幅料明顯回落 2011-11-08
國務院食安辦要求加強保健食品監管 2011-11-07
網民盼嚴打有機食品“李鬼” 2011-11-03
[關注]網民:加強監管嚴打有機食品“李鬼” 2011-11-03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