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管理層首次提出要對現行的緊縮政策進行預調微調以來,對樓市放鬆調控的聲音就不絕於耳。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就公開呼籲,要調整“過於嚴厲的限購政策”;而住建部官員也認為,限購政策行政色彩濃厚,是不得已而採取的辦法。同時&&,在住房信息完善後將不再限購。 其實,對房地産市場的政策微調,今年以來就進行過多次。比如有些地方根據實際情況,下調了房産交易的中介佣金標準,減少了房産交易的中介成本。近日國務院又決定從明年起率先在上海試點增值稅改革,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房地産建築業與生産密切相關,有較大額固定資産進項,但因為不在增值稅範圍內,所以不能進行固定資産進項抵扣,而本次改革試點的目的就在於讓相關生産性服務業企業可以享受增值稅抵扣政策,這對於房地産建築業無疑是一個利好。 對宏觀經濟政策的預調微調,是基於當前國民經濟出現的新情況而做出的適當反應。在通貨膨脹形勢出現緩和跡象、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加劇等情況下,對某些政策做適度的放鬆也是必要的。 在嚴厲的緊縮政策下,應該説房地産市場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與8月相比,9月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增加到17個,持平的城市有29個。即使是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也都沒有超過0.3%。同時,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連續三月價格持平。地價是影響房價的主要因素。今年第三季度,有超過五成的城市居住地價環比增速回落,其中有12個城市出現負增長,僅有5個城市的住宅地價環比增幅超過5.0%,且均為二、三線城市。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房地産市場的拐點仍未到來,目前真正開始降價的城市仍是極少數,近70%的大中城市房價依然十分堅挺。而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仍是漲聲一片,而且成交火爆。這説明,全局性的房價下降現象並未出現。 此外,房地産企業資金困難的問題也許並不如民眾想象的那麼嚴重。雖然房地産企業從銀行等正規渠道獲得貸款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但他們通過地産信託、發放票據及債券、實施股權轉讓等多種手段解決融資問題。顯然,房地産企業出現大規模資金鏈斷裂現象的可能性並不大。 因此,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複雜、房地産市場調控目標遠未實現的時候,如果貿然放鬆調控政策,將會産生諸多意想不到的惡劣後果。一方面,放鬆調控導致的房價反彈,將會惡化通貨膨脹預期。房價上漲及其帶動的其他産品和服務價格如裝飾、裝修、建材、傢具甚至鋼材、水泥等價格上漲,是推動物價指數上升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房價反彈所引發的資産泡沫將更為嚴重,中國的房地産特別是一線城市的房地産,相對於普通民眾的工資水平和住房的真實使用價值,普遍存在着比較大的泡沫。如果房價繼續無序上漲,將使泡沫越吹越大,一旦破滅將危及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而房價過高所引發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購房者負債沉重等問題,都將成為激化社會矛盾的潛在因素。 房地産的畸形發展,本質上是實體經濟發展乏力的一種反映。從根本上來説,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就必須將房地産的發展納入有序健康發展的道路上來。當前抑制房價僅是效果初現,調控成果仍需鞏固和加強,不能因外部環境的些許變化而輕言放鬆。否則,房地産市場再次失控,就會重蹈2008年底和2009年初房價調控失敗的覆轍。前車之鑒,不可不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