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費”恰似強人橫徵“買路財”
2011-11-01   作者:時言平(媒體人)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廣西防城港市洗豬河收費站所處的道路是條爛泥路,從2010年至今仍未竣工卻一直在收費。針對泥路上收費的質疑,該收費站一名工作人員&&收取的是防城港市的“進城費”。(10月31日《中國青年報》)
  在爛泥路上設卡收費的行為,與強人徵收“買路財”何異?我們只聽説過收費公路還貸後繼續收費的行為,可誰料到,運營者生財有道,竟然還有超前意識,提前收費。而這一切,顯然於情於理於法都不合理,經營者利欲熏心,監管部門又豈能熟視無睹?
  但防城港有關單位稱,收“進城費”,目的是方便群眾,優化通行環境。這麼荒謬的行為也能講得如此理直氣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人口有流動遷徙的自由,攔路收費就是在限制這種自由,還有什麼比堵路、斷路更惡劣的通行環境嗎?而他們敢這樣做,不顧民怨紛紛,顯然是權力姑息縱容的結果。
  而根據當地官方的説法,這顯然是防城港市對轄區範圍內收費公路進行整合及收費方式改革留下的“糊塗路”。並且到底這個收費站是定性為公路收費還是城市道路收費,沒有人説的清楚,這其中的政策紊亂可想而知。行政紊亂,勢必亂象百齣,投機者也就自然有機可趁,可最終受到傷害的只有廣大民眾。也許,解讀這條“糊塗路”和這剪徑式的收費站,唯一清晰的路徑,便是其中隱藏着的利益鏈。收來的“進城費”最終流入了誰的兜裏,除了運營者,恐怕當地政府也分了一杯羹。這也就不難解釋,泥濘公路的荒誕存在和“進城費”的荒唐。
  作為公共産品,公路理應是為民眾提供便利的,而不是坐地生財的工具。現在可好,路都還沒有修好,就開始收費,可見公共場域的資源掠奪到了怎樣可怕的地步。公路收費這種雁過拔毛的弊病滋生的亂象,製造的是民生的泥濘之路。
  泥濘路上設站收“進城費”雖然是個極端的個案,但是在民生之路上、在公共場域,民眾又還要為類似的失序付多少“買路財”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