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務院相關會議宣布,從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區和行業開展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逐步將目前徵收營業稅的行業改為徵收增值稅,而上海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將成為試點範圍。我們認為,該政策是中央實施結構性減稅、減輕企業負擔、支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它很可能宣告了一輪以中央讓利為主的財稅體制改革大潮的序幕。 今年以來,服務企業普遍遭受着高成本運行帶來的經營壓力,如資金成本高、勞工成本上漲快、稅費高等,由此也就減弱了企業增長動能,如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産業增速今年1-9月增長只有9%,為激活市場活力,實施結構性減稅以減輕企業負擔也就勢在必行。 增值稅擴容是比較好的減稅方式。我國增值稅的稅基主要是第二産業中的工業和第三産業中的批發零售業的增加值,營業稅的稅基是第二産業中的建築業和第三産業中除批發零售業外的其他行業的流轉額。當前服務業按營業額全額徵稅,而且服務的每個環節都要徵稅,無法像增值稅一樣抵扣,這樣就使得營業稅存在諸多重復徵稅現象,增加了服務業的稅負。研究發現,2008年,中國已有11個省市的現代服務業稅負超過了規模以上工業的稅負,而這直接制約了服務業的發展,導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GDP)比重落後,2010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只有43%,離十一五規劃目標仍有0.5%的差距,其他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比重,一般在
50%-80%之間,其中印度2008年的服務業比重為53.7%,而美國高達76.9%。 當前我國要刺激服務業的發展,實現十二五期間的服務業佔比目標:服務業增加值比重2015年達到47%,年均增長4%,高於十一五目標,就必須針對服務業實施特殊的減稅政策,這次政策&&就是希望以服務業管理比較規範的上海為試點,更好地支持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並以此積累更多經驗,為十二五期間推廣全國做更好的準備。屆時全國服務業的稅率水平都有望降低,這不僅將刺激整個行業發展,而且還會産生一系列明顯的經濟社會福利效應,如很多服務業以前不納增值稅,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導致購買其服務的下游企業無法進行增值稅抵扣,當它們改納增值稅後,其下游企業由於可以進行增值稅抵扣,實際稅負也可能會有所降低;它們自身稅率的降低以及隨之而來的經營成本下降會帶動相關産品或服務價格的降低,這也有利於控制物價水平,改善民生。 從此次試點內容來看,稅率優惠也超預期,如方案提出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這表明部分急待發展的現代服務業部門,如生産性服務業很可能將適用更低的增值稅率。 在現行的中央與地方的財稅分配中,存在着財稅分配和支出嚴重不匹配的現象,如地方稅收佔全國稅收比例較小,但是支出責任卻較大,由此也就異化了許多地方政府的行為。此次中央為解決該問題主動地讓利,如試點方案指出,試點期間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徵增值稅後收入仍歸屬試點地區。這意味着中央將本應屬於中央財政的增值稅收入留在地方,這樣的政策導向無疑有利於刺激地方將增值稅從商品流轉領域向服務行業轉移,從而更好地刺激當地服務業發展。 當然,僅有這樣的改革措施對於改變當前中央和地方過於失衡的財稅分配結構仍是不夠的。我們預計,為應對當前經濟下滑的態勢,中央還會讓更多利給予地方政府,更好支持它們激發當地相關産業和社會福利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