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泄密案看三種新型腐敗
2011-10-26   作者:楊濤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去年5月以來,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多次被洩露,目前,該案件已立案偵查6件6人,有兩副處級官員因此被判刑。國家統計局辦公室秘書室原副主任孫振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貨幣金融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伍超明因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分別被判刑5年和6年。
  據報道,孫振、伍超明等人洩露的宏觀數據主要包括工業增加值、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國內生産總值(GDP)、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等9種。他們的行為,掀開了一些新型腐敗的面紗,值得警惕。
  其一,是“信息腐敗”值得警惕。以往,官員們往往通過直接為他人辦事而收受賄賂,現在,官員掌握的信息也成為權錢交易的對象了。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姜存積在該院醫療設備採購過程中給別人透露一些內部信息,以此收受“報答費”;而廣東省中山市前市長李啟紅更是透露內幕信息,通過其家族成員從事股票交易,獲取大額利潤。當然,孫振、伍超明等人將“信息腐敗”又推向了一個更高層次,他們透露的是國家的宏觀經濟信息,讓一些證券從業者事先做好籌劃,牟取暴利,進而從中收受好處。
  其二,是“清水衙門腐敗”值得警惕。國家統計局也算是一個“清水衙門”,因為他們並沒有掌握分配資源的權力;而中國人民銀行不算是“清水衙門”,但其屬下的金融研究所貨幣金融史研究室算是個“清水部門”。但是,孫振、伍超明在這“清水衙門”、 “清水部門”能創造性地出賣國家宏觀信息來牟取私利,這説明,沒有絕對的“清水衙門”,誰説“清水衙門”裏的都是清官啊?
  其三,是“文雅式腐敗”值得警惕。孫振、伍超明等人洩露國家宏觀信息,不像一般官員一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是通過各種體面的形式來獲取回報。“有的通過和證券從業人員建立合作關係,利用證券機構從業人員指導其買賣股票、牟取利益,還有的通過參加證券機構舉辦的一些活動,比如講座、懇談會等,獲取高額講課費。”這種“文雅式腐敗”一方面給行受賄雙方以遮羞布,另一方面加大了司法機關查處的難度,必須引起高度警惕和找出相應的對策。目前,這種“文雅式腐敗”也開始有蔓延之勢。不過,“文雅式腐敗”再文雅,光鮮的外表也逃不了腐敗的裏子,必須及時剷除。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信息社與台灣《工商時報》簽署合作備忘錄 2009-12-31
力拓間諜門警示中國經濟信息安全 2009-07-17
中國經濟信息安全為何迭遇險情 2009-07-1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