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加緊啟動減稅 更要迅速推進稅改
2011-10-25   作者:譚浩俊(江蘇省鎮江市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譚浩俊

  雖然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證明稅收還能以3倍於GDP的速度增長,但是,相關數據卻一次又一次地以這樣的結果出現在公眾的面前。
  據財政部日前公布的今年全國前三季度稅收數據,1至9月,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71292.18億元,同比增長27.4%。而此前公布的財政收入情況則顯示,1至9月,全國共完成財政收入81663.34億元,同比增長29.5%,均相當於同期GDP9.4%的增長速度3倍左右。
  對此,有關方面似乎也很難找到更為恰當的理由。因為,經濟增長帶動稅收增長是一句永遠找不到破綻的話。而今年後幾個月增長速度會有所放緩,也是一個共識。問題是,這樣的説法根本就不可能説明稅收增長沒有脫離經濟發展實際。
  對這樣的現象,社會各方面自然會發出減稅的呼聲。比如,能不能從企業的實際出發,給企業一點減稅的空間,幫助企業渡過眼前的難關。
  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我國實體經濟普遍出現了增長速度放緩、效益下降的現象,尤其是中小企業,停産、半停産現象時有發生,部分中小企業已被迫關閉和歇業。在這樣的情況下,稅收仍以GDP增速3倍的幅度增長,不能不説已傷及了經濟。所以,從經濟與財政的關係來看,減稅已成為目前幫助實體經濟擺脫困境的最重要、最緊迫、最必需的手段。
  需要引起重視和關注的是,雖然減稅能夠幫助企業渡過眼前的難關,但是,從我國經濟稅收工作的實際來看,僅僅依靠減稅,顯然也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因為,目前在稅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僅表現在稅收增長速度的過快上,還表現在稅制結構的不合理和稅負的不均衡上。尤其是現行的稅制結構,已不再適應迅速變化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也不符合社會財富的分配格局。因此,解決經濟稅收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不僅要快速啟動減稅,更要加快推進稅制的改革步伐,爭取盡快建立起以財産稅為核心、流轉稅為依託的稅收結構體系。
  在這樣的體系中,首先,要從營業稅是價內稅,容易重復徵稅的特點出發,盡量減少營業稅的徵收範圍,降低營業稅的稅率,減少重復徵稅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二,雖然增值稅是我國稅收的主要稅種,且是價外稅,不存在重復徵稅的問題。但由於稅率偏高,消費者的負擔明顯偏重。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發揮增值稅的作用,筆者以為,應當降低增值稅的稅率,從17%降低至10%左右。
  其三,從個人所得稅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從上月起已提高了起徵點,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納稅者的負擔。但是,由於徵管和基礎工作等方面的問題,提高起徵點並不能改變工薪階層是我國繳稅主體的大格局。要真正發揮個人所得稅的調節作用,還應加快推進以家庭為徵收單位的所得稅改革,並加大對富人群體的徵管力度。
  其四,加大財産稅的改革力度,盡快開徵房産稅、遺産與贈予稅、物業稅等調節作用更強、更能體現公平性的稅種,切實提高財産稅在全部稅收中的比重,使財産稅成為稅收的主要組成部分。
  其五,為切實降低稅收徵管成本,最重要、最迫切的一項工作,就是盡快整合稅務機關,改變兩套稅務機構徵稅的格局,合併國稅和地稅兩套機構,增加稅務稽查人員,減少摩擦和損耗。
  綜上所述,只有將減稅與稅改結合起來,稅收才能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促進經濟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同時,稅收對社會財富的調節功能也才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