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紐交易所合併遭遇歐盟反壟斷壁壘
2011-10-20   作者:趙曉鈞(上海證券交易所博士後工作站)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德意志交易所(簡稱“德交所”)與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簡稱“紐交所”)擬定金額達90億美元合併交易“美好願景”現在又增添了幾分不確定。
  歐盟於本月初對這項交易發出了“異議聲明”,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尋求合併的德、紐交易所雙方強化與歐盟反壟斷執委會的溝通,以消除歐盟的重重疑慮。儘管德交所首席執行官裏拓弗蘭西奧尼曾&&,這兩家全球最受尊敬、最成功的交易所運營商合併將給所有利益相關方創造極大的價值,並將通過構築全球最大的證券、期貨和衍生品交易平台以引領全球資本市場的發展。可也正是如此“宏大”的目標,使得歐盟對這個可能的交易所合併巨頭將影響歐洲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及歐洲競爭秩序的疑慮難消。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尤其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全球範圍內證券交易所合併特別是跨國、跨洲合併已蔚然成風,多達三十幾次。深入探究,推動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合併趨勢愈演愈烈的主要動力,是在實施公司化改革之後面臨的競爭壓力和對於經濟利益的孜孜追求。德、紐交易所稍早幾天在其官方網站上對歐盟“反對合併聲明”的回應中就認為,儘管歐盟在初步審查合併事項後對此予以否定,但他們仍然堅信合併在為各方提供大量資金及低廉的交易成本的同時並未實質性地改變歐洲的競爭格局,是有助於實現歐洲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及管理風險的目標。
  歐盟委員會根據合併條例的規定進行的反壟斷審查,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其一,德、紐交易所合併後是否將對歐洲市場上的競爭秩序産生負面影響,需要審查公司合併後是否取得在歐洲市場上的支配地位。如果可能導致個別市場經營者佔據歐洲市場主導地位即“寡頭壟斷市場”的經營者合併,歐盟委員將明確禁止。
  具體而言,歐盟委員會審查合併事項的起點通常是結合各項因素界定商品或服務所在的“相關市場”,諸如尋求合併的公司是否為提供類似商品或服務的競爭者,市場上的其他競爭者在合併完成後進入市場的難度或實現擴大經營的障礙是否增加,以及消費者在合併完成後從其他商品提供者處獲取相同或類似商品的能力是否受到影響。為準確界定相關市場,歐盟委員會在必要時可以進行針對合併的SSNIP測試(a small but significant non-transitory increase in relative prices test)。目前,歐盟競爭執委會與德、紐交易所雙方對於衍生品“相關市場”的界定大相徑庭。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在近年的實踐操作中表現出對商品所處的相關市場做狹義界定的趨勢。歐盟將相關市場界定為交易所上市的衍生品市場而非場外交易市場,因而,在評估並購方案時未考慮場外衍生品交易。由於歐盟對相關市場的界定過窄,合併後交易所集團在歐洲金融衍生品交易中佔據的“支配”地位凸顯,這增加了合併獲得反壟斷審查通過的難度。
  其二,德、紐交易所合併是否會削弱歐洲市場創新衍生産品及技術方案的能力。合併完成後的公司將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交易所集團,並主導歐洲乃至全球的金融衍生品業務。這一方面為市場上的消費者提供具有創新性的金融産品並為歐洲已有的金融基準産品創造頗具説服力的價值,另一方面,由於合併後公司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上將取得絕對的市場支配地位,或將導致市場缺乏有效競爭並嚴重制約經營者創新金融衍生品及技術方案的能力。而這正是歐盟委員會對這項合併難消的疑慮。
  其三,兩強合併對市場上的消費者而言,究竟意味着操作上的更加有效性以及交易費用的更加低廉,還是其不得不面臨因合併導致市場經營者數量減少,對歐洲資本市場競爭秩序的損害以及受其影響而喪失的“投資選擇”權益,尚難下結論。
  歐盟將在今年12月13日前的若干工作日內,就此項合併交易是否損害歐洲經濟區內的有效競爭秩序做出最終判斷。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德、紐交易所雙方可通過密集溝通,對歐盟審查合併事項時存在的疑慮進行檢討、完善,並提出有效補救措施。如果歐盟在此後的審查要求超出兩家交易所可以承受的範圍,那麼將導致合併徹底失敗。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證券交易所的發展與國家乃至區域發展緊密相關。基於此,不管德、紐交易所集團合併能否最終成功,我們都不能不正視這樣的事實:世界範圍內證券交易所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新興市場國家的交易所在與發達市場證券交易所合併後獲得競爭優勢並成為領導者後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實力與競爭力逐步下降直至萎縮。對此,我們應有深入思考,並早作準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百集團擬吸收合併武漢中商 2011-09-30
希臘兩大銀行宣布合併 2011-08-30
多交所倫交所宣布取消合併計劃 2011-06-3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