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壓力趨緩勢頭已成
2011-10-20   作者:李木子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和事實都在表明,我國通脹壓力趨緩的勢頭已經初步形成。不過,在外圍量化寬鬆的氛圍裏,仍有必要保持適度從緊的政策預防通脹重新抬頭。
  首先,物價後期推力總體減弱,但農産品價格上漲壓力仍存。繼8月份CPI回落後,9月份CPI和PPI漲幅低於市場預期,數據反映食品價格和非食品價格的推動力都將減弱。9月食品價格漲幅已縮小,其中最重要的肉禽價格環比漲幅已經連續4個月回落,並帶動其同比漲幅持續回落。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上旬食品價格明顯下跌。9月末豬肉價格回落,而農産品價格從9月22日開始已回落4.5%。
  繼夏糧豐收後,秋糧豐收也已成定局。但是,農業部官員認為,由成本推動,農産品價格上漲的壓力仍將存在。這將意味着,食品價格佔較大權數的消費價格指數仍可能上漲。
  其次,外圍輸入性壓力在減緩,但這並不&&可以放鬆戒備。
  國家統計局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漲幅下降0.7個百分點至6.5%,環比持平。在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情況下,我國輸入型通脹壓力進一步放緩。
  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63%,石油對外依存度55%,大豆依存度達到80%,9月份,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震蕩,10月份,國內成品油價年內首度下調,此前,航空燃油稅已經下調。近期美國農業部下調美國2011——2012年大豆産量和期末庫存量預期,這將對國內油脂價格形成上漲壓力。
  雖然數據顯示,輸入性壓力在減緩,但這並不&&,此後無需多慮輸入型通脹,輸入型通脹壓力仍不可小覷。
  海關進出口數據顯示,前3季度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速呈現高位回落態勢,進口價格漲幅明顯快於出口價格漲幅,輸入型通脹壓力較大,貿易條件有所惡化。
  正如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所述,在目前一些主要國家仍然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的情況下,世界流動性仍然非常充足,這是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沒有根本減輕的一個外部原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輸入型通脹壓力仍大 2011-10-19
中國抗通脹取得部分進展 2011-10-11
央行&&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但仍處高位 2011-10-1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