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研究生招生資格破冰意義非凡
2011-10-18   作者:葉雷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據悉,包括北京城市學院在內的5所民辦高校已通過教育部審批,正式獲得研究生招生資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辦高校首次獲得研究生教育資格,此舉標誌着研究生招生由公辦高校、科研院所獨家壟斷的局面已被打破。
  民辦高校研究生招生資格破冰,意義非凡,不僅使我們可以憧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早稻田大學等這樣世界級的民辦高校,更重要的是,以注重教育行政自主性、社會作用公共性以及教育質量的高水準和特色性的民辦高校將充分發揮“鯰魚效應”,推進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機制改革,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真正將提高辦學質量擺到第一位,為科教興國戰略提供重要支撐。
  目前,我國已有民辦高校近700所,在校生數已佔全國高校在校生數的19.4%。隨着民辦高等教育規模的發展和實力的增強,民辦高等學校對提升辦學層次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教育部順應這一趨勢,允許民辦高校招收研究生,不僅擴大了民辦高校的辦學空間,也將推進民辦高校逐步從單純的規模發展向規模和質量並舉轉變。少數有理想的民辦高校將定位於研究型大學,直接和公立大學展開競爭。
  毋庸諱言,私立大學提高辦學層次的最大瓶頸在於人才,但長期以來公辦學校壟斷研究生教育的現實,一方面壓抑了民辦高校引進高層次人才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壓抑了高層次人才主動選擇民辦高校的積極性。民辦高校研究生招生資格的破冰,更有利於民辦高校向公辦高校挖人才,高層次人才由於事業發展有了平台和空間,也會願意流動,這樣就有利於進一步打破“鐵飯碗”思維,讓高校真正變成那些最具有思想、最具有開創精神的人創造的地方。公立學校為了應對私立高校的競爭,也將更加重視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民辦高校辦研究生教育,最直接的效應就是擴大了學位和研究生教育資源供給總量,彌補公辦高校學位和研究生教育資源的不足,克服目前在一些高校一個導師帶一群學生的“放羊”狀況,從而擴大研究生教育的規模,提高學位和研究生教育的質量。美國和英國授予學士學位與碩士學位的比例為2.8:1和1.9:1,我國約在5:1的樣子,與國際高等教育發展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民辦高校辦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將縮小我國與人力資源強國的差距。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華慈孝人物全國高校巡講活動啟動 2011-09-15
湖北啟動高校畢業生2011年供需見面月 提供崗位60萬個 2011-03-24
瑞典 “三設立”促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場 2010-08-3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