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凱命運警示轉型不能“等明天”
2011-10-17   作者:白天亮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國務院國資委近日宣布,樂凱整體併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早在前幾年,國資委提出“央企減至80—100家”目標時,人們已預料到樂凱難逃被收編的命運。不過,當事情真的發生時,還是有不少人為這個一度被譽為民族品牌驕傲的老企業感到惋惜。
  樂凱英文名LUCKY,意為“幸運”,但樂凱成長的外部環境卻難言幸運。從品牌誕生起,就面臨着與國際級“巨無霸”柯達、富士搶客戶的殘酷競爭。剛站穩腳跟,又遭遇數字技術革命,企業賴以生存的行業本身被快速取代。最近十幾年,“轉型”話題一直圍繞着樂凱。可直至今日,樂凱始終沒有一次被證明是成功的轉型。這其中固然有所處行業“不走運”的因素,但企業本身在轉型一事上的猶疑也難辭其咎。為什麼常説“早轉型、早主動”?為什麼總強調“轉型慢不得、拖不起”?樂凱的經歷或許可以從某些方面提供注解。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這是得到普遍認同的市場競爭法則。企業,不論現在多輝煌、産品多暢銷,將來都可能要面臨轉型。但是,即使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真正去轉型仍然需要下極大的決心。
  究竟轉還是不轉?一個是拓展多年的老産業,技術成熟、裝備完善,企業研發、生産、營銷人員做起來都得心應手;一個是剛剛興起的新産業,前景看好,但卻是完全陌生的,需要從零做起。老産業真成“夕陽”了嗎?新産業真值得投入嗎?此時,企業往往會對老産業戀戀不捨、對新産業心存疑慮。在論證轉型的必要性時,特別容易誇大新興産業的難度和不確定性,而為老産業找出各種各樣的利好理由。樂凱何嘗不是這樣。2003年,數碼相機在美國的銷售量首次超過傳統相機,而那一年樂凱則接下為柯達轉包生産膠片的大訂單。面對外界“為何不轉型”的疑問,樂凱一方面稱數碼産品的未來發展趨勢不明朗,過早投入可能為他人做嫁衣,另一方面認定傳統相紙並非完全沒有市場空間。這種在轉型上的猶豫,錯過了轉型的最佳時機。
  轉型“何時轉”?多數企業潛意識裏會希望抓住這樣一個最佳節點——既把老産業的錢賺夠了,又不耽誤在新産業攻城略地。然而,這個點的把握是極其困難的。理性的選擇應當是兩利相權取其重:是當下多賺點錢重要還是搶佔下一步發展的制高點重要?是盡快獲取技術優勢重要還是防止同行沾光重要?現實中,越是在老産業中輝煌的企業,轉型時越難下決心。因為轉型常常是“破舊立新”,而這會帶來雙重風險——原有的利潤喪失,新利潤形成尚需時日。不僅樂凱遲疑了,曾被樂凱奉為榜樣的柯達也是如此。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柯達就研製出13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但此後若干年,柯達“冷凍”了這一技術,試圖以此來延長傳統膠卷的生命。昔日的成功變成了轉型的包袱,等發現“非轉不可”時,往往新産業格局已定,增加了轉型的難度和風險。
  或許其他行業不會像影像業如此殘酷,但“轉型拖不得”卻是肯定的。如果説轉型在過去是“一步慢、步步慢”,那麼在技術日新月異的數字時代,很可能是慢一步就會被徹底拋出局。樂凱進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把重點轉向光學薄膜,希望這會引領樂凱重新走向輝煌,也希望有更多企業能從樂凱的經歷中汲取經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淘寶傷城”背後是轉型之痛 2011-10-17
旅游業助山西轉型脫“煤” 2011-10-11
旅游業助煤炭大省山西轉型脫“煤” 2011-10-10
賀德馨:中國風電行業進入轉型期 2011-10-10
孫立堅:經濟轉型有賴於産業資本重回實體舞& 2011-09-3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