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資産重組淪為資本玩物
2011-10-17   作者:曹中銘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曹中銘

  資産重組作為資本市場永恒的主題,不僅受到投資者的關注與日益重視,更被某些上市公司玩弄於股掌之中。對於資産重組被淪為資本玩物的現象,監管部門有必要引起重視。
  A股市場中,不乏頻繁更換大股東與進行資産重組的上市公司。如A股第一隻被暫停上市的蘇三山A(即如今的四環生物),自1993年上市以來,歷經七次重組,六次更換大股東,股票名稱更是被更改了十次之多。雖然該公司重組不斷,但其上市近20年來,業績乏善可陳,也沒有實現做大做強的美夢。反而在今年9月份,第一大股東的寶座再次易主。
  *ST吉藥是另一家因資産重組而“聞名”的上市公司。近四年來,該上市公司不斷主動出擊尋求重組方,而且,市場産生什麼熱點,*ST吉藥的重組方向就指向哪。前幾年房地産、煤炭類股票受到投資者追捧,*ST吉藥的重組對象便是涉足房地産或煤炭的企業;更離奇的是當年鉀肥類股票火爆,*ST吉藥又上演了“鉀肥”的鬧劇。2008年股市出現暴跌,*ST吉藥因為資産重組,股價走勢明顯強於大盤。並且,其時*ST吉藥第二大股東明日實業借資産重組的“契機”,成功在高位實施了減持。
  在A股市場中,真正通過資産重組使其業績出現穩定增長、能使投資者持續獲得現金分紅回報以及産生脫胎換骨變化的上市公司並不多,相反,因為資産重組産生的食利階層與利益集團卻不少。而且,由資産重組滋生的信息泄漏與內幕交易行為,卻在市場中大行其道,嚴重損害了市場正常的秩序與廣大中小投資者的權益。更為重要的是,因為有了資産重組的“護身符”,ST一簇這些股市“不死鳥”紛紛遠離退市的游戲規則,退市機制亦被其邊緣化。
  筆者以為,儘管《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與配套融資相關規定的決定》已經頒佈實施,借殼上市等資産重組的門檻亦被提高。但對於資産重組所引發的種種弊端,監管部門切不可等閒視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輝煌科技資産重組疑涉內幕交易 2011-10-12
重大資産重組應披露六類資産評估信息 2011-10-12
資産重組方案獲批 平深整合步入實質階段 2011-06-29
資産重組獲稅收政策支持 2011-02-28
對話常修澤:中國當前資産重組傾向引人深思 2009-09-1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