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一群對美國金融寡頭不滿的年輕人自發組成的“佔領華爾街”行動,現在已經成了全國性運動。他們不僅佔領了紐約祖科提公園,並且類似的佔領行動已經蔓延到首都華盛頓,活動參與者在國會山莊和白宮之間的自由廣場安營紮寨,並揚言要在全美一千個城市開展這個運動。他們還號召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城市也來響應。 從一開始,我就是支持這項運動的一員,甚至還想飛到紐約去看一看。不過,最近我讀了《洛杉磯時報》報道的一位南加州的律師前往祖科提公園與抗議者共進退的經歷之後,我對於這場看似理性而正義的運動産生了懷疑。他們究竟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抗議能否獲得成功?成功的標誌又是什麼? 美國經濟下滑,失業率居高不下,物價高漲,美元疲軟,油價居高不下,中低階級的收入大大縮水,美國碰到了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最大危機。華爾街和金融寡頭的操作,只能説是造成今天這一切的部分原因,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一開始,“佔領華爾街”行動得到很多人的響應和支持。免費的食物、水、日用品、圖書源源送到現場,歌星、影星也到現場打氣,律師、醫生等人士也為他們義務提供諮詢,這是當今美國民心的某種表現。我們以前常常形容美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經過了這場經濟下滑,危機頻頻,雖不能説是完全“水深火熱”,但觀察下層人民的生活發現,也就離此而不遠了。 但是這位律師的親身經歷,就不免讓人懷疑,這些人在公園中要幹什麼?他們佔領華爾街,佔領華盛頓,甚至去佔領全美國的目的何在?根據這位律師的記錄,這些年輕人舉着表達各種訴求的標語,其中包括反對歧視同性戀,反對教育經費縮減,抗議富人佔有財富,金融巨頭的高額工資加劇了不平等,等等。 但從他們平常的行為來看,他們的活動更像是一場巨型派對。他們在那裏搭起帳篷,吃着免費的食物,跟自己的男女朋友擁在一起,甚至在那裏親熱做愛,一些無家可歸者也加入行列,免費享受食物。現場惡臭,還有人行為舉止不端。除了一些標語之外,看不出他們是一群有組織的抗議者。 據這位律師描述,她住的帳篷旁邊是一個無家可歸者,也逍遙地住在那裏的免費帳篷中,開心地與她交談。怪不得這位律師要發出疑問,究竟是無家可歸者加入了他們這個抗議隊伍,還是他們這個抗議隊伍加入了無家可歸者隊伍?祖科提公園是一處政府擁有的公園,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免費停留。抗議者選擇此處,其本意是要在公共場合做長期的抗議。但是抗議者由於缺少組織者和領導核心,最後大家為着不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允許人民用各種方式,包括言論和集會,來表達觀點,這使美國政府無法對於這項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進行任何形式的阻止,奧巴馬總統甚至還對抗議活動&&了理解和同情。自華爾街被佔領之後,他們又涌向了華盛頓的自由廣場,原先他們獲得的是集會四天的許可證,經過與警方及公園管理處的談判,這個時間又意外地獲得延長,華盛頓警方同意給予示威抗議者四個月的集會抗議期。也就是説在這四個月中,抗議者可以在這裡集會、喊口號、貼傳單。 任何抗議都要有一個終極目標,達到此一目標就是獲得成功。美國這幾年的問題多多,諸如戰爭經費龐大、赤字屢創歷史新高、政府財政支出無度、教育經費拮據等等。這也是我一開始就支持這項運動的緣由。 這些抗議者對於示威活動的終極目標沒有一個具體的認識,例如是需要改革金融法還是華爾街股票市場的游戲規則?或者是採取某种經濟改革方案使跌到谷底的美國經濟重新煥發活力?對目前聯邦政府的龐大機構進行改革,或對醫療保險制度進行全面的修正,也都是不錯的提案。甚至就算那些懷有不同目的的示威者所提出的保障同性戀權益、教育經費改革、增加最低工資、擴大就業等議題,也值得抗議者作為一個訴求內容來正式向政府提出,並進行談判。 到目前為止,我還找不到這樣一個明確的訴求目標。雖然這場運動獲得了很多美國人的支持,但如果沒有上述這些綱領性的目標,恐怕最後還是成為一場巨型派對,將無疾而終。
|